
夏日来临,天气炎热,胸闷气急,喝再多凉水,也只能爽上一会儿。想着,有没有一种吃的,能清热解暑,吃了之后,肚里还能爽上半天……
您别说,还真有!
下面,我来给您推荐家乡的一种特色小吃——“甜醅”,我们这儿叫“甜醅子”。听这名儿,就感觉很甜。
咱还是别的不说,就说说这“甜醅”究竟怎么个做法吧!

首先,原料。其实没那么复杂,就是我们天天吃的粮食,但一定得是未磨的纯粮食。这活儿得交给有经验有耐心的老奶奶干。你想啊,盛半簸箕粮食,坐在阴凉下,簸呀,筛啊,捡呐,要把不饱满或有病害的全挑出来,只留下“饱满的”“完整的”。这活儿要是交给现在的年轻人,肯定干不了。
接下来是洗干净。这是最简单的一道工序,就是找一盆子,把捡好的粮食倒进去,再冲上凉水,反反复复的将麦子上的灰土、麦皮都淘洗掉,第二步淘洗就完成了。

然后是煮熟。经过淘洗的麦粒都进了锅,锅一定要深一点的才是最好,为什么呢?它装的多呀!水刚淹过粮食就行,太多水煮出来有点儿糊,水少了又太干了。一般都在火炉子里架了木柴煮,说是木柴煮出来的粮食香。或许这是人们遗留的习惯吧!也或许是人们要亲自看着粮食煮熟的过程吧。至于煮多长时间,也不一定,只记住一点:粮食粒儿笑开就熟啦。这是第三步“煮”。
接下来将粮食打捞出来,找一阴凉且通风的地方,晾干煮好的粮食。晾时要多翻粮食,保证全部晾干。但也不能晾得太干,水汽一没就可以。太干做出来不香,太湿做出来不甜。

最后是“闷”。怎么闷呢?您听我说。这闷之前,先要准备一样东西,“甜酒曲”,我们叫“曲子”,这个商店里到处都能买到。把甜酒曲擀成粉沫,在粮食上撒一层,搅一搅,再撒一层,搅一搅。看拌得差不多,就盖上盆盖,再捂上被子或衣服什么的都行。然后放至温暖的地方就可以了。
三四天后,就可开盖。刚一打开,一股香味儿直往鼻孔里钻,一粒一粒的麦粒上还渗出了白色的甜糊,看着让人流口水,更不用说吃了。赶紧盛上一大碗吧!

家乡的甜醅不但味儿美。吃多了还会吃醉人。因为它是发酵的产物,又放了“甜酒曲”,这甜醅就有了酒的成分,您说吃多了能不醉吗?
甜醅可以有多种吃法。根据个人喜好而定。可加点水,吃完了还能喝上甜醅味儿的水。我比较喜欢吃不加水的,吃着更甜更腻。
虽说城里也有卖甜醅的,但我还是觉得家乡的甜醅最好吃。或许是因为有家乡的味道吧。
这就是家乡“最美”、“醉美”的甜醅,你要不要偿一下,“醉美”一次呢?

夏日来临,天气炎热,胸闷气急,喝再多凉水,也只能爽上一会儿。想着,有没有一种吃的,能清热解暑,吃了之后,肚里还能爽上半天……
您别说,还真有!
下面,我来给您推荐家乡的一种特色小吃——“甜醅”,我们这儿叫“甜醅子”。听这名儿,就感觉很甜。
咱还是别的不说,就说说这“甜醅”究竟怎么个做法吧!

首先,原料。其实没那么复杂,就是我们天天吃的粮食,但一定得是未磨的纯粮食。这活儿得交给有经验有耐心的老奶奶干。你想啊,盛半簸箕粮食,坐在阴凉下,簸呀,筛啊,捡呐,要把不饱满或有病害的全挑出来,只留下“饱满的”“完整的”。这活儿要是交给现在的年轻人,肯定干不了。
接下来是洗干净。这是最简单的一道工序,就是找一盆子,把捡好的粮食倒进去,再冲上凉水,反反复复的将麦子上的灰土、麦皮都淘洗掉,第二步淘洗就完成了。

然后是煮熟。经过淘洗的麦粒都进了锅,锅一定要深一点的才是最好,为什么呢?它装的多呀!水刚淹过粮食就行,太多水煮出来有点儿糊,水少了又太干了。一般都在火炉子里架了木柴煮,说是木柴煮出来的粮食香。或许这是人们遗留的习惯吧!也或许是人们要亲自看着粮食煮熟的过程吧。至于煮多长时间,也不一定,只记住一点:粮食粒儿笑开就熟啦。这是第三步“煮”。
接下来将粮食打捞出来,找一阴凉且通风的地方,晾干煮好的粮食。晾时要多翻粮食,保证全部晾干。但也不能晾得太干,水汽一没就可以。太干做出来不香,太湿做出来不甜。

最后是“闷”。怎么闷呢?您听我说。这闷之前,先要准备一样东西,“甜酒曲”,我们叫“曲子”,这个商店里到处都能买到。把甜酒曲擀成粉沫,在粮食上撒一层,搅一搅,再撒一层,搅一搅。看拌得差不多,就盖上盆盖,再捂上被子或衣服什么的都行。然后放至温暖的地方就可以了。
三四天后,就可开盖。刚一打开,一股香味儿直往鼻孔里钻,一粒一粒的麦粒上还渗出了白色的甜糊,看着让人流口水,更不用说吃了。赶紧盛上一大碗吧!

家乡的甜醅不但味儿美。吃多了还会吃醉人。因为它是发酵的产物,又放了“甜酒曲”,这甜醅就有了酒的成分,您说吃多了能不醉吗?
甜醅可以有多种吃法。根据个人喜好而定。可加点水,吃完了还能喝上甜醅味儿的水。我比较喜欢吃不加水的,吃着更甜更腻。
虽说城里也有卖甜醅的,但我还是觉得家乡的甜醅最好吃。或许是因为有家乡的味道吧。
这就是家乡“最美”、“醉美”的甜醅,你要不要偿一下,“醉美”一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