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传说是为纪念我国著名诗人屈原而流传下来的。端午节吃粽子也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端午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无外乎是吃粽子、挂艾叶、赛龙舟、喝雄黄酒。电视广告也多以粽子、龙舟为主要背景,人们为此也忙碌起来了。在我们青海,一说端午节,想到的就是包粽子、做香包、插艾叶,而在南方,赛龙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事情,青海少有。
在我的记忆深处,端午节给我印象最深的要数粽子,新鲜的粽叶颜色青绿油亮有光泽,包成的粽子形状各异,三个角、四个角的都有,里面的馅主要以糯米为主,另加花生米、葡萄干、蜜枣等等,散发着粽叶那特有的清香沁人心肺。禁不住思绪飞扬浮现出片片连绵起伏、风姿摇曳的芦苇荡。微风徐徐,婆娑叶影。
今年端午节快要到了,妈妈买来糯米、蜜枣、葡萄干、花生米、绿豆、粽叶等包粽子用的材料,并把它们放在脸盆里,全部用水泡上,还盖上锅盖。我好奇的问妈妈,这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吃粽子呢?妈妈笑了笑说,“别着急,起码要等到明天”。
第二天早晨,我迫不及待地拉开锅盖,想看看粽子好了没有,没想到看到的依然是昨天的样子。正当我纳闷时,妈妈拿着一团白色的线走过来,说:“泡的差不多了,我们该包粽子了。”直到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脸盆中的东西是包粽子的原料,还不是成品。
开始包粽子了,妈妈熟练地拿起一张竹叶,很敏捷地折成一个三角筒,再用勺子盛了一些馅放在了粽叶里,放好后把多的粽叶折起来封闭开口,等把叶子封的严严实实的,再用白色线一圈又一圈地缠在粽子上,以免粽子散了。看到妈妈包的很投入、很有趣,我也想试一试。
妈妈先教我把竹叶折成三角筒,可是没想到在妈妈手中轻而易举的事,对我太难了,怎么也折不出来,一次又一次,竹叶烂了一张又一张,我都有些气馁了,妈妈却还在微笑着鼓励我,最后我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算折好了三角筒。接下来的放料比较简单,三下两下就完成了。又一个难题——封口摆在了面前,我怎么折都没有办法把米全部包住,而且竹叶又被撕烂了,情急之下,我又拿了一张新的竹叶裹在上面,并学着妈妈的样子,把线的一头用牙咬住,一手抓住线头,一手攥住粽子,胡乱地缠起来,在妈妈的提醒之下,我绑好了封口。我的“作品”总算成功了,可是它一点也不像妈妈包的粽子,既不是三个角的,也没有四个角,倒像是一块“绿石头”,望着自己的杰作,我不由得笑了。有了第一个的经验,包起来利索多了,就这样我包了一个又一个,手灵巧了,样子也好看了。我和妈妈一起努力,经过一个下午,我俩足足包了一脸盆粽子。
到了晚上,该煮粽子了。只见妈妈把已经包好的粽子放入锅内,倒进去一些水,直到把粽子完全淹没,然后将锅放在炉子上,点上火。当水沸腾时,妈妈过一会儿就搅一下,还告诉我这样做一方面防止粽子粘在锅上被烧焦,另一方面保证所有粽子都煮熟。就这样经过40分钟大火沸煮,开锅后,那诱人的香气扑鼻而来,粽子的香味迎着热气向外散发。我们以为粽子已经熟了,可以吃了,妈妈笑了笑说:“别着急,还早着呢。”然后妈妈又改为小火漫漫炖,说这样才能让竹叶的清香与糯米的米香相融合。这样又经过差不多两个小时后粽子终于出锅了,这时我的口水快要流下来了。
妈妈端下锅,把粽子一个个捡到脸盆内。我很馋,于是迫不及待地忍着烫手的疼痛赶快捞了一个,我把绑的绳子解开,取开包裹着粽馅的竹叶,那米馅里透着红、绿色,看起来很美味,我咬了一口,各种料味掺合着,让我吃意尤兴。
好不容易等到粽子凉了些,我和妈妈拿了几个剥开后放入盘子里,然后在上面洒了一些白糖,此时色味更美,切了一块放入口中,一直由嘴中甜到了心里,因为这粽子里包含了人们对屈原的纪念之情,当然这也是我的劳动成果嘛!
第二天是端午节,妈妈还特意拿了几个粽子,让我给爷爷奶奶送去,爷爷奶奶吃完后竖起了大拇指,连连夸赞粽子的味道好。
啊!这粽子的味道真好,让我吃了还想吃,始终不能解馋,而屈原的爱国之情犹如这粽香将萦绕不绝。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传说是为纪念我国著名诗人屈原而流传下来的。端午节吃粽子也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端午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无外乎是吃粽子、挂艾叶、赛龙舟、喝雄黄酒。电视广告也多以粽子、龙舟为主要背景,人们为此也忙碌起来了。在我们青海,一说端午节,想到的就是包粽子、做香包、插艾叶,而在南方,赛龙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事情,青海少有。
在我的记忆深处,端午节给我印象最深的要数粽子,新鲜的粽叶颜色青绿油亮有光泽,包成的粽子形状各异,三个角、四个角的都有,里面的馅主要以糯米为主,另加花生米、葡萄干、蜜枣等等,散发着粽叶那特有的清香沁人心肺。禁不住思绪飞扬浮现出片片连绵起伏、风姿摇曳的芦苇荡。微风徐徐,婆娑叶影。
今年端午节快要到了,妈妈买来糯米、蜜枣、葡萄干、花生米、绿豆、粽叶等包粽子用的材料,并把它们放在脸盆里,全部用水泡上,还盖上锅盖。我好奇的问妈妈,这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吃粽子呢?妈妈笑了笑说,“别着急,起码要等到明天”。
第二天早晨,我迫不及待地拉开锅盖,想看看粽子好了没有,没想到看到的依然是昨天的样子。正当我纳闷时,妈妈拿着一团白色的线走过来,说:“泡的差不多了,我们该包粽子了。”直到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脸盆中的东西是包粽子的原料,还不是成品。
开始包粽子了,妈妈熟练地拿起一张竹叶,很敏捷地折成一个三角筒,再用勺子盛了一些馅放在了粽叶里,放好后把多的粽叶折起来封闭开口,等把叶子封的严严实实的,再用白色线一圈又一圈地缠在粽子上,以免粽子散了。看到妈妈包的很投入、很有趣,我也想试一试。
妈妈先教我把竹叶折成三角筒,可是没想到在妈妈手中轻而易举的事,对我太难了,怎么也折不出来,一次又一次,竹叶烂了一张又一张,我都有些气馁了,妈妈却还在微笑着鼓励我,最后我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算折好了三角筒。接下来的放料比较简单,三下两下就完成了。又一个难题——封口摆在了面前,我怎么折都没有办法把米全部包住,而且竹叶又被撕烂了,情急之下,我又拿了一张新的竹叶裹在上面,并学着妈妈的样子,把线的一头用牙咬住,一手抓住线头,一手攥住粽子,胡乱地缠起来,在妈妈的提醒之下,我绑好了封口。我的“作品”总算成功了,可是它一点也不像妈妈包的粽子,既不是三个角的,也没有四个角,倒像是一块“绿石头”,望着自己的杰作,我不由得笑了。有了第一个的经验,包起来利索多了,就这样我包了一个又一个,手灵巧了,样子也好看了。我和妈妈一起努力,经过一个下午,我俩足足包了一脸盆粽子。
到了晚上,该煮粽子了。只见妈妈把已经包好的粽子放入锅内,倒进去一些水,直到把粽子完全淹没,然后将锅放在炉子上,点上火。当水沸腾时,妈妈过一会儿就搅一下,还告诉我这样做一方面防止粽子粘在锅上被烧焦,另一方面保证所有粽子都煮熟。就这样经过40分钟大火沸煮,开锅后,那诱人的香气扑鼻而来,粽子的香味迎着热气向外散发。我们以为粽子已经熟了,可以吃了,妈妈笑了笑说:“别着急,还早着呢。”然后妈妈又改为小火漫漫炖,说这样才能让竹叶的清香与糯米的米香相融合。这样又经过差不多两个小时后粽子终于出锅了,这时我的口水快要流下来了。
妈妈端下锅,把粽子一个个捡到脸盆内。我很馋,于是迫不及待地忍着烫手的疼痛赶快捞了一个,我把绑的绳子解开,取开包裹着粽馅的竹叶,那米馅里透着红、绿色,看起来很美味,我咬了一口,各种料味掺合着,让我吃意尤兴。
好不容易等到粽子凉了些,我和妈妈拿了几个剥开后放入盘子里,然后在上面洒了一些白糖,此时色味更美,切了一块放入口中,一直由嘴中甜到了心里,因为这粽子里包含了人们对屈原的纪念之情,当然这也是我的劳动成果嘛!
第二天是端午节,妈妈还特意拿了几个粽子,让我给爷爷奶奶送去,爷爷奶奶吃完后竖起了大拇指,连连夸赞粽子的味道好。
啊!这粽子的味道真好,让我吃了还想吃,始终不能解馋,而屈原的爱国之情犹如这粽香将萦绕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