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要说它上面都有一个“古董”呢?因为每个“古董”都是他自己从少年用到老年的,所以说这是“古董”。同学们都在讨论着自己从小时侯用到现在的“古董”,有的说床、书桌、台灯、衣柜等。

在老师发送完故事后,同学相继发出了惊叹的声音。因为上面有五个小故事,它们旁边都有一个图片,在图片上都有一个“古董”。

在微机课上,老师给我们网上传送了一个故事,上面讲的是一个老人的智慧,同学们都聚精会神的阅读着,生怕错过一个字。

快下课时,同学们都还在这个故事里面回不过神,有的同学在回忆自己小时候到现在一直用的物品都有哪些。同学们你们身边有没有“古董”呢?快找一找吧!

今天,我们上微机课时,老师通过电子教室给我们传过来一篇文章,文章的名字叫《老人的智慧》,它的作者叫谢迺岳,谢爷爷把生活中的“古董”写在文章里,我们看着是那么的熟悉,又那么的亲切。
。

在《老人的智慧》里分别写了五个60年代的人用过的物品。故事中写了去谷壳的“土垄”、遮雨用的油纸伞、交易用的杆秤和照明用的煤油灯。

在《老人的智慧》里我最喜欢的是交易用的杆秤,因为我家里也有一个。我家里的杆称是从我爷爷那一辈传下来的,这个杆称有着三代人的历史,我爸爸非常珍惜它,平时很少让我碰它,怕我弄坏。同学们都还在积极的讨论着自己喜欢的物品。

故事看完了,同学们在思考着自己家里有没有象《老人家的智慧》里那样的物品,同学们似乎都想到了什么。同学们都在感叹谢爷爷的智慧。我想:我们能做的是把这些“古董”进行保护和传承。
338 |
0 |
0
总数:0 当前在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