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一路上欣赏着美景,大约四五十分钟后,就来到了山顶,眼前矗立着一座高大宏伟的建筑物——顶峰塔。
顶峰塔大约十几米高,一共三层楼,每一层楼都是六面体,洁白的墙上镶嵌着六根土黄红的水泥柱子。柱间,木制的红色花窗,镶在各个面上。塔子每一层都有盖着琉璃瓦的屋檐,从下到上,依次变小变窄。塔顶看上去真像一个蒙古包,也像一顶高高的帽子。

登上四级石阶,来到了顶峰塔的第一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耸立着的十八根石柱,它们排列得很整齐,六个角中每个角都有三根,其中有一根隐没在墙壁中。我抬头向上看,楼顶呈六边形,几根橫梁在中心交叉,加上四周的六边形横梁,整个图案看起来就像一朵大大的雪花。墙壁四周一面面窗子全是用木材雕成的,窗子框是一个大长方形,窗框里一个个小正方形错落有致,每个大正方形的角上,都有两个弯钩造形,这些造形,又和上面的图形组成了一个有弯角的正方形。

接着,我和爸爸沿着旋转楼梯,来到了顶峰塔的第二层。第二层比第一层要窄小得多。三根红色的柱子,越升越高,直插楼顶。楼顶,横梁形成的图案和第一层楼顶的图案大同小异,只是雪花减少了一半,像一把巨大的剪刀。

最后,我们登上了最高层。最高层内部面积很小,最多三四平米,立柱也完全隐没在墙体中了。抬头仰望,一个双重图形挂在楼顶,下面是一朵大雪花,大雪花中间有根石柱,石柱的最上面是由三条拱形组成的,像似一个大瓜皮帽子。假若那根石柱穿过顶端,又像一把撑开的大伞。

塔外四周环绕了走廊,置身廊上,凉风习习,放眼望去,豁然开朗。
我往城市方向望去,下面的一切都变小了。一幢幢高大的楼房像小朋友搭建的积木房子,一桥和二桥像延伸的窄窄的带子,嘉陵江又窄又短,远处的几座小山包还笼罩在浓雾中,一块块梯田绿绿的像一张张小地毯……
我尽情地吹着凉风,欣赏着美景,真舍不得离去。

我们一路上欣赏着美景,大约四五十分钟后,就来到了山顶,眼前矗立着一座高大宏伟的建筑物——顶峰塔。
顶峰塔大约十几米高,一共三层楼,每一层楼都是六面体,洁白的墙上镶嵌着六根土黄红的水泥柱子。柱间,木制的红色花窗,镶在各个面上。塔子每一层都有盖着琉璃瓦的屋檐,从下到上,依次变小变窄。塔顶看上去真像一个蒙古包,也像一顶高高的帽子。

登上四级石阶,来到了顶峰塔的第一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耸立着的十八根石柱,它们排列得很整齐,六个角中每个角都有三根,其中有一根隐没在墙壁中。我抬头向上看,楼顶呈六边形,几根橫梁在中心交叉,加上四周的六边形横梁,整个图案看起来就像一朵大大的雪花。墙壁四周一面面窗子全是用木材雕成的,窗子框是一个大长方形,窗框里一个个小正方形错落有致,每个大正方形的角上,都有两个弯钩造形,这些造形,又和上面的图形组成了一个有弯角的正方形。

接着,我和爸爸沿着旋转楼梯,来到了顶峰塔的第二层。第二层比第一层要窄小得多。三根红色的柱子,越升越高,直插楼顶。楼顶,横梁形成的图案和第一层楼顶的图案大同小异,只是雪花减少了一半,像一把巨大的剪刀。

最后,我们登上了最高层。最高层内部面积很小,最多三四平米,立柱也完全隐没在墙体中了。抬头仰望,一个双重图形挂在楼顶,下面是一朵大雪花,大雪花中间有根石柱,石柱的最上面是由三条拱形组成的,像似一个大瓜皮帽子。假若那根石柱穿过顶端,又像一把撑开的大伞。

塔外四周环绕了走廊,置身廊上,凉风习习,放眼望去,豁然开朗。
我往城市方向望去,下面的一切都变小了。一幢幢高大的楼房像小朋友搭建的积木房子,一桥和二桥像延伸的窄窄的带子,嘉陵江又窄又短,远处的几座小山包还笼罩在浓雾中,一块块梯田绿绿的像一张张小地毯……
我尽情地吹着凉风,欣赏着美景,真舍不得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