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English
社火队里有高跷 银奖
2016-10-26
组别:初中
在我们这里,每年大概从大年初六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不间断的能听见远处传来的阵阵敲锣打鼓的声音,这就是我们当地有名的乡村社火队正在走街串巷为工矿企业、事业单位以及村庄的农民演出精心编排的社火表演,他们给市民带来欢乐的同时,把春节的喜庆气氛也推向高潮。从小到大,每年的春节我都是在喧天的锣鼓声中,挤在人群中观舞狮,看跑旱船,尤其喜欢仰着脸看一队队身着彩色古装、浓妆艳抹的踩高跷的人马,缓缓地从川流不息的人群中穿行而过,感觉那是社火表演中最好看的节目。
我们当地人喜欢称踩高跷为“扎高脚”或“走高腿”,就是把舞蹈者的腿五花大绑地缠绕在一根茶碗粗的长木棒上,木棒从一米、两米到五米不等,据说有高达十五米的,我只在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中看见过,现实生活中早已看不到这么高的高跷了,最主要的原因是舞蹈者越来越少了。在一般场合中,高跷表演和社火表演结合在一起,表演场地大都选择在容易集会和安全系数相对较高的广场上进行,是典型的民间群众性技艺表演。踩高跷会考验一个人的体力和出众的表演技艺,而且形式灵活多样,表演者一般会身着古装,化着浓妆,扮相滑稽,往往能引起观众极大的观赏兴趣,因此一直流传至今并深受大众的喜爱。
据资料介绍,高跷分“文跷”和“武跷”之分,文跷注重扮相和扭逗,武跷则强调技巧和绝招,当然高跷不是我们本地的土特产,全国各地很多地方都有形式各异的高跷表演,辽宁锦州的高跷秧歌、山西稷山县的高跷走兽、甘肃永登苦水的高高跷等也都形成了当地特有的风格和民族色彩。高跷表演不仅丰富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而且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和睦,同时还体现了当地老百姓祈盼风调雨顺,农业丰收的美好愿望。
高跷的来历据说与《晏子使楚》中的晏婴有关,相传当年晏子出使邻国,因身材短小,遭人讥笑,于是,晏子靠装上一双木腿让自己高大起来,借此来讥讽那些笑话他的人。事情无论真实与否,不过精彩的高跷表演已成为我一年一度欢度春节的必看节目,看着表演者在锣鼓、花鼓等打击乐器的伴奏下边舞边唱,每次都恋恋不舍地目送那些身着人兽扮相的奇特造形,在鼓乐声中渐行渐远的社火队伍,
每年在热闹的锣鼓声和喜庆的鞭炮声以及欢乐的人群中,来往的社火队,尤其是踩高跷表演已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里。
548    |    1    |    1



总数:1 当前在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