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湟是我美丽的家乡,河湟孕育着这里的人民,是这里知识的摇篮,我的家乡有着丰富的美食文化,也有丰富的民间文化,我爱我的家乡!
河湟小吃
狗浇尿其实不是一种食物,而是一类食物的烹制方法。
最正宗的说法是:发面饼坯在放入烙饼锅之前,锅里放一点点清油。放入饼坯以后,用细嘴小油壶沿锅边喷洒清油一圈;翻面之前,用小油壶在面饼上面喷洒一些清油再翻面。
狗浇尿名字来历很有意思,狗在行走的过程中会不时的撒一点尿,它是在做标记。这是狗的狗性使然。人们非常形象的借用了狗的这个勤于撒尿但是每次都不会多的特点,完美形象的表述了狗浇尿这种制饼的方法。不是一大锅油在炸饼子,也不是一点点油在烙饼子,而是像狗撒尿一样,每次一点点喷洒清油在饼子周边与上面,多次喷洒,如同小狗在撒尿一样。
老方法的狗浇尿是纯的面粉发面,发面里面不放任何调味品与佐料,成品就是原味。现在衍生了许多新的做法,有的为了面饼更加软糯而加了一些烫面与发面混合做面饼的原料,还有用死面面团做原料的。现在有做原味的狗浇尿,还有的在面饼的原料里添加香豆子粉、胡麻粉、葱末、肉末等等。但是所有的面饼原料,采取的熟制方法都是狗浇尿方法。
狗浇尿的饼子与酸甜软糯的甜醅子,是大西宁地区的名小吃。其实也是整个河湟地区的民间著名小吃。
甜醅子是一种食物,原料是莜麦、青稞或小麦。制作方法是先把原料麦子蒸煮熟了晾凉,拌入酵母在一定的温度下发酵。醅子的原料以莜麦最优、青稞次之、小麦最次,原因是小麦的麸衣最厚、莜麦的麸衣最薄、青稞居中。麸衣厚薄决定了醅子的软糯程度与有没有渣子。好的甜醅子酒香浓郁、酸甜软糯,暑热天气吃一碗既消暑又解饿。
凉粉是遍及青海各地的一街头小吃,在汉、回、土、撒拉族等居住地普遍流行。凉粉多用马铃薯粉或豌豆粉制成,制成的凉粉色泽洁白,晶莹剔透,好似青海的昆仑白玉,吃起来嫩滑爽口。如果在加工过程中加入食用色素,做出的凉粉色泽金黄,宛如黄玉,看着就十分诱人。白色凉粉放在槽型的器具里,食用时多切条形或块状的,切成长条形的直接加调料食用,切成块状多在天气凉时食用。食用前要在平底锅里放菜子油煎制,煎到金黄时出锅加调料食用;最有情趣的要算是加入食用色素的凉粉,在加工好以后倒在圆形盆里,等凝固后轻轻扣在台面上,远远望去,好似黄玉一般,煞是诱人,食用时用一种类似漏勺的挂板,绕凉粉刮上一圈,正好是一碗,细细圆圆的、呈着金黄色的凉粉,看着就给人一种胃口大开,增人食欲的感觉。
河湟花儿
河湟是我的母亲河,是河湟儿女的生命之源。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河湟“花儿”在这块沃土上长得根深蒂固、开得如火如荼。
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五月初五、六月初六、六月十五等日子青海河湟地区都有“花儿会”举行,六月六“花儿会”规模最大。比较著名的有乐都瞿昙寺“花儿会”、大通县老爷山“花儿会”、互助县丹麻“花儿会”、五峰寺“花儿会”、民和县峡门“花儿会”、慈里寺“花儿会”等。“花儿会”一般在名山秀水或庙观寺院举办,其时,几千人抑或是几万、十几万人欢聚一起,吃着肥美的手抓羊肉,喝着醇香的青稞美酒,载歌载舞,如醉似狂,人们互相盘歌对唱,个个妙语泉涌、佳句迭出,会场上荡漾着你唱我和、自然和谐的醉人情调。日落花不落,到了晚上,人们扎起帐篷,点起篝火,歌声不断,通宵达旦,如此这般绵延几日方罢。
歌如潮花似海,青海便在“中华水塔”美誉之外又有了“花儿的海洋”之称。就像河南豫剧、陕西秦腔一样,“花儿”成为青海独具特色的一张名片,成为青海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愈来愈受到海内外的关注。
“花儿”开在青海高原,红遍五洲四海。
429 |
0 |
0
总数:0 当前在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