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爽的微风拂摸着大地,金黄色的麦垛们摇曳着,‘沙….沙….沙….沙’的响声始终在耳边回荡,这就是美味的前身------麦穗。
收割完麦穗并晾干后,就能用车拉到面粉厂,磨成宛如白雪般的面,面,是一个神气的物质,变化多端,美不胜收,做美食又是那么得色、香、味,具全。虽然做成的美食很多,我为独钟爱其中的一类,我先卖个关子。准备若干面粉,一碗加了盐的水,首先把面倒在一个盆里,加上一些水,就能用手和面了,和面很像玩泥巴,容易沾到手上,如果水不够,就多添一些,和面时,手一定要用一些力,这样的话,做出来的面才会又筋又好吃,把面揉和成一个团时,就可用擀面杖来干面了,最有意思的是“擀下来的面的形状竟然近似是一个圆形”看了好几遍后,我就好奇了,“为什么擀下来的面的形状竟近似一个圆形呢”带着这个疑问,我用手机在百度上搜,结果竟然发现跟物理知识有关,“生活处处有学问啊”。“那是因为由于圆柱体滚动比其它柱体在案板上摩擦力都小,还有就是接触面积小、压强大。”我想了想,笑了,摩擦力小不就说明省力吗,原来是这样啊。把面擀成这种圆形后,就要开始切面了,在切面时要用到眼睛和擀面杖,眼睛用来测面和擀面杖的距离,在合适的位置把擀面杖放上去,最后,就要用刀在面与杖的交接处切下去,就会形成一个个短短的条状的面,但是,还没有完呢,要把这条状面用两手拿着面的两端,在案板上使劲用手甩,就把这条状面拉成更长、更薄的条状面,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让面熟的快一点,在案板上甩时发出了biangbiang的声音,不过这个biang字特别难写,但是这个面叫做biangbiang面。常吃的biangbiang面有三种,分别是"油泼辣子biangbiang面,炒葱花biangbiang面,还有蒜苗酸菜汤biangbiang面,需要准备,"油、盐、酱、醋、花椒粉、鸡精、辣面……’’首先要准备好调料,其2,把切好的面煮熟,其三,把调料放在面的上面(酱、醋先不放),最后把油一熟,倒在调料上,只听“呲啦”一声,油进料化,再把酱醋一倒,顺利OK了;炒葱花biangbiang面,先把生葱花准备好,再准备鸡蛋几个,西红柿几个,放在一起。给锅中倒一些油,等油熟后,就要把它们倒进去,放上适当的盐,炒熟即可,然后,把炒熟的葱花舀到碗里,最后舀出煮熟的面,把葱花倒在面里,放些酱、醋,葱花biangbiang面就可以出锅了;蒜苗酸菜汤biangbiang面,其实就是把蒜苗切成块,把切成块的蒜苗铺在碗底放平,加上一些调料,也要给上面熟点热油,倒上一些醋,在这个面上,醋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它把味道换成了酸味,所以才叫做蒜苗酸菜汤biangbiang面,最后就要先倒上一些汤,再把面舀进碗中,面就做好了,这就是北方人家中最常吃的面了,尤其在陕西,这种吃面事情早已司空见惯了。面,不是米粒那一颗颗的晶莹透亮,但却比米粒更加的白,它是脱掉了外面那一层汗水的衣服,换上了一件新衣服。
在华夏大地,它诞生于黄河流域,黄河流域正是炎黄子孙的发源地,我们的祖先很早就种植于它,把它作为了主食。
麦穗所磨出的面有很多种做法以及吃法,但是万‘法’不离其宗,它还是农民伯伯用辛勤汗水所浇灌出来的---脱杆---麦穗---面粉---成面---调味---被吃,等经历这些过程,就成为了餐桌上那众多香甜可口的美味面食。
313 |
0 |
0
总数:0 当前在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