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沙漫天的大西北,人们艰难的讨生活。没有肥沃的土壤,没有充足的水源,只有漫漫黄沙和干燥的气候。为了活着,为了更好的收成。我们的祖先把希望寄予神灵,寄予一些梦。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希望演变成一些大型活动、特殊节日。然后,一代一代的传承,而今天我们称这些为“风俗”。
一种风俗,一种情怀。这些风俗本身带有封建情怀。如在我的家乡,因背靠一座大山,人们每年大年三十守岁后,家里的长辈要在初一很早时去山上庙里祭拜。以前是求风调雨顺、山神保佑,如今更多是在求家人平安。这种风俗被赋予新的情怀——亲情。人们在丰衣足食的年代更渴望家人的平安。一朵花的美不是它夏日的盛开,而是它秋日的凋零。花瓣随风落入土地的怀抱,化为肥料滋润土地,使来年的花种子能再盛开,推陈出新。风俗也一样,在时间洪流的冲刷下,那些落后的、封建的思想最终会被冲走,只留下些纯净、美好的东西。
日新月异的今天,科技在不断发展,许多风俗在被人们遗忘。有人说这些风俗是落后的、是封建的。当然我不否认它们的初心是封建,可它们所代表的是一种属于中国人的新情怀。
社火。西北人的特色,西北汉子的鼓一敲,人们开始在爆竹声中起舞、玩耍。其中一项是“舞龙”,一条横跨半个街道的龙被人们支起。舞龙人之间大概有两人宽的间隙。观赏的人们从中穿过,必须从龙头穿到龙尾,寓意洗去一年中的晦气。这是小孩子的最爱,因为在舞龙人的两侧常有燃放的爆竹。在爆竹声中孩子们一边大叫一边飞快的奔跑,玩得不亦乐乎。这种旧风俗也被给予一种新情怀——朝气。因为舞龙似乎被孩子们占据一般,充满了富有朝气的笑声。封顶。农村人盖了新房子,封顶的那一天会叫上同村的人,亲戚朋友一起来中午吃席。早上是最浩大的工程——封顶。顶封好后会有人拿着硬币、糖果站在房梁上向下撒,府下的宾客会一拥而上,分享主人家的“欢喜”,也为房子增添“人气”。如今却更多是一种新情怀——友情。和朋友一起团聚,热闹的喝酒、吃饭、聊家常,分享乔迁的乐趣。常言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血面。人们在腊月会把养了一年的猪宰杀,一是为了过年的准备,再就是在冬天补充热量。农家一般自己宰猪。这时会先将猪血盛下来,在盛有猪血的盆里倒入面粉,和面制作成饼,煎熟后切成小菱形,一部分晒干保存,一部分留着分给亲友。这血面在市面上根本见不到。现在会做血面的人也越来越少,可以说是快要失传。我在前一阵子吃到过,是一个远房亲戚送来的。奶奶在里面加了些肥肉,用猪油炒制,味道不错,没有腥味,更多的是面和猪油的味道。奶奶边吃边说:“以前穷的时候,最喜欢的就是这个了,一年就能吃一次。那时候觉得特别香……”这道菜也不再是为改善生活而做,而是一种对过去的怀念,它也有了新情怀——恋旧。这是时光的签证,也是能让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忆起童年的味道。人们总是对旧事物有一种情怀。而时代的改变,会给予这些情怀新的意义。现代人总是争辩创新和守旧。在我看来这二者并不矛盾。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它们会以一种奇妙的姿态出现在人们的眼前,而这种奇妙的姿态正是一种融合。
春去秋来,四季周而复始;花开花谢,万物顺应自然。大雁南飞......物种都在以一种客观的规律生活。我们不会丢弃这些风俗,也不会抱着这些风俗默守陈规,旧风俗会被增添新的情怀。
一种风俗,一种情怀。让我们在这古老的风俗中,品味新的情怀,走出精彩的人生。
805 |
0 |
0
总数:0 当前在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