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童年应该是一生中最美的时光吧!可对于乡下孩子来说最快乐,但不是最单纯,最天真的,生活的艰辛和不易在明白事理时开始就已经侵入我的心里 就像供应一切生活用水的那眼泉。牢牢的留在了心里。

那眼不大的泉是小村里近20多户100多口人生活的主要水源,小村位于山腰,泉位于山脚,泉前面是一个小小的平台,平台下面是宽阔,深长的山谷。从泉所处的位置往村里走先要上一段倾斜,狭窄的坡,过一段较平坦,狭小的路面,才能走到家里。这段曲折,窄小,陡滑的山路是村里人担水的必经之路,小时候泉里的水很清,很满也很好喝,总觉的那泉里的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那时候,父母去地里干农活时抬水的工作就交给我们小孩子了,由于斜坡比较难走,为了安全小孩子们会小心翼翼的走,防止绊跤。那样的话不仅人会受伤,连桶里的水都会没了。

人们看到的泉时常半泉水,偶尔会满,只有在大雨过后,泉里的水才会满满的。但那不是雨水,是泉里出来的泉水,下雨的时候人们不去担水。用的是天晴时收集在水缸里的水。等太阳晒干路时人们就又可以高高兴兴地,成群结伙的去舀水。

我家以前住在山上的时候,妈妈总会去担水,家里离泉说远也算不上远,但还是有很长一段路需要走。有时候还要排队等候舀水。几年前我们搬了家,再也不用跑老远的路去担水,但却有些怀念泉水的味道,现在自家井里的水很方便,水泵打开就有水用了,可浪费水的现象却多了,那时候水要很省才够用,不然早晨担满的水缸下午又要担水了。不知道那眼滋养100多口人的泉现在怎样了,大雨过后还会再有满满的泉水溢出来吗?
540 |
0 |
0
总数:0 当前在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