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English
家乡致富“宝”——高原夏菜 铜奖
2017-10-27
组别:高中
黄天厚土大河长,沟壑纵横风雨狂。沟壑纵横,山峁迭起,这里就是我的家乡——黄土高原。极目远眺,一片黄土,一眼苍茫,像是兰州人特有的标志——纯厚,仿佛黄土也早以融进我们西北家乡人的血液。
白驹过隙,不经意间,时间在指尖徐徐划过。这里早已没有“春风不度玉门关”般的荒芜;没有“黄沙莽莽,大漠孤烟”的寂寥;更没有边塞独领残兵时的分离愁苦。这里更多了一份承载着我们生活富裕起来的期望――高原夏菜。
“日轮当午凝不去,万国如在洪炉中”。太阳把热情泼洒在高原的大地上,高原上的人们,在风的呼唤里,在烈日的号召下,映着时节稠密的鼓点,赴往盛夏丰收之约。农民伯伯摇身一变成了菜农伯伯,凭借高原夏菜这一致富“桥梁”和“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的精神,使家乡的经济发展起来了。
仅一些普通蔬菜,为何有如此强大的魅力?因为高原夏菜是凭借夏季凉爽、少虫少药等气候优势生长;应着南方蔬菜市场的需求,高原夏菜从品质、种类上着手促销路、打品牌。家乡人确有《醒世恒言》所云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大智慧。此外,为了应需解决南方蔬菜市场品类短缺的问题,兰州夏菜依据独特的地理优势,采取梯次播期。在每年的五月至十月都是忙碌季,一年两茬,运用梯次上市的方法,缓解南方菜源紧张的局势,为人民扯福祉,同时带去新鲜绿色的蔬菜。而菜农伯伯心中则更是多了一份骄傲,手中多了一份收入,大家体验着“腰包”渐渐鼓起来的喜悦,总是干劲十足。
兰州夏菜品种也繁多:有营养价值丰富的西兰花,有白净如玉的小白菜,有清苦溢香的青笋,有俗称“铁蛋儿”的莲花菜……每到夏菜丰收的月份,菜库旁、田地头都成了菜农伯伯的天地。他们将菜搬到地头,和家人一起将已经挑选好了的优质菜,装到自家的小农车上,流水线作业,手法熟练的他们似经过专业培训的杂技演员。装车时还不忘检查菜的品质,顺便将色泽大小不符的菜,顺手挑在一边。被挑出的次品菜,等待下一轮拨捡或是带回家喂养家畜,他们绝不会将血汗浪费。接下来,菜农伯伯们再将它们送到两三里外的菜库,又一次经过菜库工人挑选、精择、装箱,再到打包装。炎热的天气,炙烤着每一份耐心,但我想,更多的是:热情胜骄阳!因为成吨的夏菜最多只在冷库中存放一天,为了保证菜的新鲜度,菜贩就会第一时间送它们离开故土,为兰州人民换来希望,夏菜远销他乡,被运往广州、厦门、上海等繁华地区,被端上南方人的餐桌,让远方的朋友分享西北人的劳动成果。不但如此,还会被打上精致的包装,走出国门,远销新加坡、日本、加拿大等地,以低廉的价格、优质的品质赢得外国同胞的青睐。
作为西北高原人们眼中的拳头产品、龙头产品。优质的蔬菜品质,天然无农药的种植方式,认真仔细的挑选作业,为兰州夏菜拓宽了销路,也成了一种西北人的处事为人态度,更让外国同胞体会到了中国精神的“一丝不苟”。一些普通而不平凡的菜,带动了一条西北经济发展的“新丝绸之路”,拓宽了国与国之间的合作往来。家乡的劳动者们将历史赋予劳动人民的辛劳、耐心和知足常乐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高原上的夏菜,像是嵌在兰州人心中的翡翠,在兰州人细心的汗水的浇灌中绽放绚烂的光彩。
黄河水荡荡,大漠无疆,月是故乡明,土是故土醇。无论脚步走多远,我心中永远烙刻着黄土高原的印记,身上始终散发着黄土高原的气息。忘不了家乡情,永远忘不了的是:高原夏菜多年来带给家乡人致富的一米阳光和希望!
667    |    0    |    1



总数:0 当前在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