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冬去春来,又是一岁乡思断人肠。城市的霓虹闪烁,终抵不过心中那家乡的一缕炊烟,城市的珍馐美味,终不及家乡的一碗白米粥,一碗热面皮。热闹繁华的城市终不能磨灭我的赤赤游子心和悠悠思乡情。一轮明月催人泪,一碗面皮引乡思。回想起小的时候,每次回老家,爷爷都会以我们汉中特色―热面皮来招待我,以满足我小小的食欲。他总是先将提前泡好的大米一勺勺舀进石磨里,再用他那强有力的双臂将泡的白白胖胖的大米磨成牛奶般的米浆,然后再将米浆一勺勺舀进热气腾腾的铺着雪白纱布的蒸笼里,让米浆接受蒸汽的洗礼。待米浆享受几分钟的“蒸汽浴”后,它们就变身为一张张香软丝滑的面皮,让人看了垂涎三尺。
面皮蒸好后,爷爷再往雪白的面皮上刷上一层金黄的菜油,这金黄衬着雪白,使人眼前一亮,目光便不能移开了。接着爷爷便用娴熟的刀工将面皮切成条状,准备依据个人的口味放入各种佐料进行调制。
当然,面皮佐料中最为摄魂的就是辣椒油了,它的配料相当讲究。先将干辣椒面,花椒面,姜粉,八角粉,桂皮粉,白芝麻,盐等都放进小碗,再将菜籽油倒入烧热的锅里,待热油烧至八成熟,便将它倒入提前准备好的辣椒碗中,随着哧啦一声爆响,辣椒油顿时香气四溢,沁人心脾。
蒸好的面皮放上盐,辣椒油,蒜和醋等佐料,再配上黄瓜丝和豆芽,一碗色香味俱全的面皮便呈现在我眼前。吃面皮时再配上一碗爷爷亲手做的菜豆腐稀饭,这对金童玉女搭配在一起,只叫人不禁感叹,“此物只因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尝!”
由于我和爷爷怀着对面皮的这份热爱,关于面皮那段起源就成了爷爷嘴边的佳话。
听爷爷讲,东汉时期的汉中之战中,曹操的军队运输粮食走到褒河,却遇上了连绵大雨。整船的大米都被水浸泡的无法运走。曹操部下将押运看管粮食的士兵打得死去活来。善良热心的军营厨子衡志四不忍看见这些无辜的人挨打,他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一来他不愿意让士兵挨打,二来他不能让珍贵的大米白白浪费。经过一夜苦思冥想,终于想到一个精妙绝伦的好方法。他将大米磨成浆,加上适量的白糖,在竹笼里蒸成米糕馍,切成方块,分给士兵吃。一举成功后,衡志四大喜,又将浓米浆加了适量的水放进竹笼里,蒸成薄皮,切成条状,调入盐,醋等调料。吃过的士兵无不称赞连连。衡志四的智慧不仅救了那些士兵,还将大米变废为宝。之后他回到故乡,也是我的家乡汉中,把这美食也带了回来,于是汉中面皮便成了我家乡的特色,从此广为流传。
爷爷每每讲到这里,无限的敬佩之情都会从这个年近七旬却依旧坚持传承家乡特色饮食文化的老人眼中流出。而当时小小的我也已怀着一颗无比仰慕的心走进历史长河,感受古人无穷的智慧。
如今,我身在异乡求学,爷爷的手艺却让我日思夜想,魂牵梦绕。那一碗普普通通的家乡面皮,却载着古人的智慧,载着后代对先人的仰慕,更载着无数游子的悠悠思乡情。
一碗面皮,一份智慧,几代人的悠悠情思。
283 |
0 |
0
总数:0 当前在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