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English
家乡的春节 优秀奖
2018-05-27
组别:初中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题记

随着时间的飞逝,一年一度的春节又来到了,春节是我们民族时代延袭的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它充满着喜悦与期盼,融入了时代的风貌,体现出我们民族历年来的发展壮大,它是我们国家鲜明的物质文化特产。这一天,举国欢庆,可各个地方过春节的习俗却各有特色,我的家乡兰州也不例外。
“你家年货办了吗?”
“你家肉煮了吗?麻花炸了吗?”
“......”
过年前夕,这样热情的话语时不时窜进你的耳朵,可你却不觉的厌烦,相反却觉的很是悦耳,也许这就是过年的喜庆音符吧!不过对于我们孩子来说,自然对这种客套不感兴趣,我们感兴趣的是叫上三五好友,在冰天雪地里打雪仗,堆雪人,或者买一堆擦炮,“啪! 啪!啪!”,有时候惊的路人直跳脚,可你不用担心会挨骂,因为过年了,高兴都来不及呢,谁还会生气啊!街边的小卖部里也塞满了我们小小的身影,买糖、买辣条、买小玩意啊,此时的我们就像一个个小地主似的,买的不亦乐乎!每个人的身上全是年味!每个家里全是年味!中华大地全是年味!世界各地更是充斥着我们中国的年味!
春节的高潮除夕夜来了,之前所有的准备将得到完美的展示。家家户户贴上了红红的对联,挂上了红红的灯笼,你看,连大街小巷都成了红色的海洋,一眼望不到头的灯笼散发着节日的光芒。“噼哩啪啦、噼哩啪啦”不知谁家已经迫不急待的放起了鞭炮。在时断时续的鞭炮声中,各种美食也上桌了,糟肉、丸子、八宝饭、红烧鱼......,看的人是直咽口水。特别是糟肉,我们又称为“条子肉”,顾名思议,它就是把五花肉煮到七成左右切成条状,与豆腐乳搅拌腌制,然后装碗蒸至冒油,夹入它的绝配搭档荷叶饼,肥而不腻,口感软烂,肉香和豆腐香跳跃在舌尖。它可以说是我们兰州年夜饭的主打菜了,如果谁家过年没有一碗糟肉,这个年就感觉缺了点啥。当然,我们还有各种各样的具有地方特色的面食,你看那黄色的牡丹是姜黄做的花卷,那红色的玫瑰是用红曲做的花卷,那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油炸小点心是我们的油果子.......。吃着美味的年夜饭,看着精美绝伦的“春晚”,我们开始了除夕夜的保留节目守岁,谁守的最迟,来年就会讨个好彩头。
除夕过完是初一,大人们领着我们就开始到处拜年,遇见年长的要磕头行礼,先是两手抱拳,说一声“给您拜年了”,然后双膝着地,两手扶地磕头。就这样东一家,西一家,像个机器人一样重复着此动作,此话语,甚是麻烦,甚是疲劳。唯有那红彤彤的红包,让我幼小的心灵得到一点慰籍。
一转眼就到正月十五了,俗话说的好:“小年大十五”,这天,白天有社火表演,晚上有烟火和灯会,过年的气氛在今天体现的是淋漓尽致。社火队的表演形式繁多,太平鼓,耍狮子、舞大龙、扭秧歌、打腰鼓、铁芯子、高跷、游旱船、跑驴等等,看的人是眼花缭乱,异常兴奋。这儿特别要说的是我们皋兰县的太平鼓和永登县的高跷,它们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留下来的传统民俗表演,皋兰的太平鼓都上过中央电视台呢,那是我们家乡的骄傲!不知不觉就到了晚上,家家户户的厨房飘出了汤圆的甜味,这是芝麻味的,这是花生味的,这是五仁味的.......。
“看灯去了、看灯去了。”
早早吃完汤圆的人们已经扶老携幼、络绎不绝的去逛灯会了,我们这儿最有名的是西固灯会了,话说有百年的历史,成为我们家乡人过春节的一个必去地。每逢春节,就有专人以各类历史故事,民间人物为主题制作各式花灯,近几年还加入了代表我们国家繁荣富强,和谐发展的花灯,人们流连于“月影灯下”,感受着浓郁的年味,感慨着时代的变迁,向着我们的中国梦大踏步前进。
“砰砰!烟花拖着五彩尾巴直冲云霄,绽放出七彩的美丽,人们忘记了巨大的声响,都沉浸在一片美好之中。春节渐渐拉下了帷幕。
结束象征着新的开始,期待下一个春节的到来!

455    |    0    |    1



总数:0 当前在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