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English
家乡•年俗•记忆 银奖
2018-05-27
组别:初中
“爆竹一声春梦晓,沈香亭北牡丹开。”新年的钟声敲响了,黑夜里,绽开一朵朵绚烂的烟花,照亮了整个黑夜。而绚烂之下,笼罩着,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是一座坐落在川东北边陲的小镇,很普通,很不起眼,但记忆里,那么熟悉,那么特殊的,是我难以忘怀的年俗。
“长工短工,二十四过满工。”期待的年从腊月二十四就开始准备了,“打扬尘”是不可少的,砍上一根翠绿的竹子,绑上一大束毛绿的竹叶,把房顶的尘网扫个干净,意在“除尘布新”祈求在来年获得好运气。
腊月二十四过后,眨眼几天,便迎来了除夕。除夕早上,全家人就一起去祭祖(我们这儿叫做敬老爷),拿上大碗的肉,大杯的酒,草纸,香蜡,和鞭炮,祭奠自己的先祖。燃上香蜡,烧掉草纸,灰烬浮升,挂罥林梢,或飘落下转。捎走的,是对亲人的无限怀念以及期望。把酒洒在墓前,愿它们流向与先祖身体紧密结合的那片土地。末了,将鞭炮摆在墓前,一声声噼里啪啦,如星的红点一片片炸裂开,舞动着欢快的步点,人们躲得远远的,心中却满怀止不住的激动和兴奋,声音惊天动地,响彻山河。虽然只有短短一瞬,却在人们心里成为永恒。
除夕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平时分居外地,久别不语的家人,也都紧紧地合在一起。佳肴的香气萦绕着一家人难得的团聚,只觉得温馨之情溢满整个身体。千家万户都灯火阑珊,守着一整个除夕的夜。当新年的钟声敲响,千家万户鞭炮烟花齐放,整个黑夜都被照亮了,瞬间被染成了五颜六色。耀眼的烟花在空中闪烁,好似仙女翩翩起舞,肩挎花篮,采摘鲜花;环抱琵琶,轻拨银弦……鞭炮声打破了夜的宁静,把天空衬得美丽无比。整个天空都是烟花的海洋。至于星月,早已不知所踪,因为星月之光,怎能与绚烂烟火争辉!鞭炮所落下的红纸铺满了整片大地,恰似人面桃花,落花红泛。到了交夜,银色的光辉洒下大地,人们趁着朦胧的月光,要去“挑银水”,挑上两满桶,更寓意着来年的财运会更好。月光泼在微起涟漪的水面上,波光粼粼,远远望去,就好像是真正的银水。
记得以前正月初一,天不亮,家乡的人们还有“不忌”的习惯,父母们拿上锄头,在房子周围每走一步,就锄一下地,嘴里还念着“不忌,不忌”,祈求来年做事平安顺利,没有什么忌讳的。而贪玩的小孩子,就跑去屋后的竹林里,抱着竹子边摇边唱道“竹儿爹,竹儿娘,我跟竹儿样样长;你莫长,让我长,我长高了你才长。”希望自己长得高高大大,无病无忧。
之后的几日,就挨家挨户去走亲访友,还得算好日子,每一户亲戚,重要的朋友,都得去走一走,不是在乎的吃,而在乎的是浓浓的情。孩子们最高兴了,跟在大人屁股后面乐呵乐呵,包里总是揣满了零食,嘴甜的还能要到好多的红包。元宵一过,年也就过完了。
一瞬辉煌,浮生梦断;千寻回首,灯火阑珊。尽管家乡的年俗不断变化着,但记忆中的年味仍无可厚非,没有丝毫的改变。人们一代又一代地传承着家乡的年俗。这年俗,永不变地刻在了每个人的心里……
437    |    0    |    0



总数:0 当前在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