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English
老屋印记 铜奖
2018-05-28
组别:初中
远离喧嚣,便多了一份安宁。一个人的时候,记忆像一泓清泉,情不自禁的滋润着灵魂的每个角落。稚嫩与青涩,都变成了最初的模样。而生活过的地方,却是生命里永远不可磨灭的印记。老屋,如一剂引子,它是我童年的乐园,亦见证着我的成长。
一场初夏的夜雨带回了童年,像一场欢欣的心事得到愉悦的释怀。庄稼贪婪地吮吸着这场雨的爱意,轻轻摇曳的树叶上滚落着晶莹的露珠,以全然开怀之意笑纳了瞬间的不无欢快。独自翻开回忆的影集,去寻觅那已逝的时光。映入眼帘的,是那发黄的照片,陈旧斑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是我童年的真实写照。一个人徜徉在门前的河坝里就可以疯玩一整天。玩累了, 便回家叫嚷着要妈妈做饭。妈妈麻利地放下手中的杂活,慈爱地摸摸我的脑袋说:“先玩会儿,马上就好。” 于是转身就去抱些柴禾,在厅房的火炉里升火做饭。妈妈在火膛中央搭上“铁制三角”,随后在炒锅里放点猪油,倒上热水,不一会儿,一碗热腾腾的鸡蛋挂面便做好了,我狼吞虎咽吃完,便调皮起来,我用火钳夹住一块通红的火炭,跑到屋后的水泉边,迫不及待地放入水中,只听“哧”的一声,一股白烟就冒了来,让我兴奋不已。冷却后的炭块,又被我当做画笔,在老屋的墙面上绘制各种作品,想想那时,还真会物尽其用。夜幕降临,妈妈便在厨房里熟练的擀制面条,爸爸帮着生火,很快一大锅饭便香气四溢,一家人围坐在“八仙桌”旁,享受着劳作后的喜悦。
老屋除了冬暖夏凉,必不可少的摆设就是土炕。一张硬朗方正的土炕,丰富着我童年的故事。那时的我,一到夏天,便跟爷爷挤在土炕上,嬉闹过后,一觉睡到大天亮。醒来之后, 脸上全是草席留下的褶子和植物的清香。记忆总是带着甜蜜和梦想,童年的无忧无虑,亦如鲁讯笔下的《从百草园到三味屋》,充满无限乐趣。
印象最深的还是老屋的墙垛,因时间久远风吹雨淋的缘故,从最初的平滑变得粗糙不堪,墙面上也就出现了密密麻麻的小洞,这些窟窿招引得许多昆虫在此安居乐业。那时,我或用木根,或用指头挨着逐个去掏小洞。记得有一次,当我用手指触摸到一个蜜蜂时,被蜇得嚎啕大哭,我奔跑回家一定要爷爷消灭它们。爷爷找来一些晾干的艾草点着,放在小洞上熏烧不一会儿,野蜜蜂都被消灭完了,我跺脚大笑,得意非凡。不过直到现在,即使是家里养的蜜蜂,也让我内心有些恐惧,这也许就是俗话说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吧!
曾抱怨过土房的简陋,也厌恶过墙垛上道道裂痕,但2008年的一场地震,却是我心中永远的伤痕,家乡满目疮痍。而我的老屋,却在此地震中屹立不倒,在碎裂的墙体里,清晰地排列着木制“墙筋”。灾后重建,政府盖起了一幢幢的移民安置房。老屋,做为危房,也一一被拆除。记忆里,老屋由清晰到渐渐模糊,它陪伴我生活,成长,把所有的欢乐都存放在我的影集里,酝酿成最美的回忆。
如果环境束缚了眼界,那么就让梦想插上翅膀,让自己做只雄鹰,在天空中自由翱翔。我庆幸,文字是最美的音符,每每心有所想,我就用这只简单的笔,倾述自己的故事,让大山的声音,与外面的世界密切相连,亲切互动,让徬惶的心执著向前,更加坚强。
373    |    0    |    0



总数:0 当前在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