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English
明月村.理想村 银奖
2018-12-03
组别:初中
在我的家乡蒲江有一个如诗如画、安详静谧的地方——明月村。这里的陶艺、蓝染、篆刻等闻名四方。
近年来,蒲江人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明月村。周末、节假日等时候,明月村就成了我们轻松娱乐,修身养性的好地方。
这里没有高耸的山峰,但有半山的茶园;没有卡夫卡的大海,但有碧波荡漾的竹海。今年深秋,我便和家人一起在明月村做了一次徒步旅行。
明月村最本质的快乐便是恬静清新。乡村小道的两旁长满了清幽而脱俗的雷竹。一根根挺拔的竹竿应和着秋风,轻轻地摇曳着,让我不禁吟诵起苏东坡的名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一路欣赏着这深深雷竹,不知不觉间,我竟走到了“远远的阳光房”。
“远远的阳光房”这是一个十分有诗意的名字。但“阳光房”却与我们的想象大相径庭——这只是几间年代久远的泥砖修筑的老屋,连屋顶都还是黄黄的稻草盖的嘞!但在黄土的气息中,竟透露着返璞归真的美好。“阳光房”里有一张很大很长的原木工作台,上面整齐地摆放着剪刀、燃料和针线,工作台旁则挂着一件件“蓝染”的长裙。小屋外的院子里放置了一个巨大的木桶,桶里的深蓝色燃料浸泡着一匹匹的布料。在小院的中央还搭着一排排竹竿架子,一匹匹染好的布挂在上面晾晒,在风中像一面面靛蓝的旗帜在飘飞着。染料是从板蓝根中萃取,清晰而古朴的花纹图案则是传统“蓝染”无穷魅力的最好诠释。
离开“远远的阳光房”继续深入明月村。路旁的一道独特景观吸引了我——一道镶嵌着陶罐的泥墙。早些时候我就知道明月村以陶艺而闻名,可万万没想到连泥墙都那么别具风韵!这些陶罐底部还印着“明月窑”三个方形红字。
“明月窑”是明月村最重要的景观遗址,明月村也因此而得名。“明月窑”是清朝时候的一口官窑,从康熙年间一直沿用至2008年的5.12大地震。此时此刻,“明月窑”仍在向世人展示着它昔日的辉煌与如今的不朽。近年来,全国各地的艺术家慕名来到明月村,远离城市的喧嚣,回归最本真的田园生活。他们将自己的艺术融进明月村的自然景色中,为明月村的发展,家乡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就是明月村最淳朴的生活写照。这里文艺幽静,给人以误入“桃花源”的闲适恬淡之感。岁月如歌,生活如诗,明月村的慢生活让人们放下执拗,放下烦恼,用心灵去体会自然的纯真之美。
明月村是我家乡蒲江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也是我们修养身心、陶冶情操的“理想村”。
明月村,宁静之村。
明月村,文艺之村。
明月村,我们的理想村。
439    |    0    |    0



总数:0 当前在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