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English
那山,那树,那人 银奖
2018-12-05
组别:初中
 那山,那树,那人,那种向上、不屈的精神,绘成了最美的风景。
                              
                                                           ----------题记
                            
      我的家乡位于略阳一个偏远的地区,他名为郭镇,可能他的名字并不是十分的动听、响亮,但这里的景,却是我心中最美好的风景。
                            那山
      郭镇地处秦岭山脉中,所以最常见的便是那连绵起伏的山峦了。郭镇的山并不是十分的特别,他并非十分高傲,也并非雄奇壮丽,但是你一望它便有一种敬畏之情油然而生。他的精神品质仍然是那么的引人入胜。他们并非“略无阙处”,也并非能让郭镇成为“欲界之仙都”。但是他们却拥有着笔直向上,直指云天的志向。这点精神让我甚是佩服。‘‘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用在这里真是恰到好处。不屈服困难,争高直指,力争上游,这是山的魂魄,这是山的脊梁。
                               那树
      能与这山相称的,便是这郭镇西沟的大白果树也。这棵白果树可不一般哩,国家一级保护,那可比红豆杉都要更珍贵呢。光树的年龄都不一般----一千一百多岁。仔细算一算,它见证了本沟内至少十代人的人生。这棵树它没有“凌寒独自开”的本事,也没有“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力量,但他却也能傲雪凌霜。都说松高洁,都说菊有气节,但这棵白果树却毫不逊色于松与菊。无论春夏秋冬,无论风吹日晒,他都在西沟这个地方屹立不倒。她的美不在于有没有婆娑的姿态,而在于向上进取,顽强拼搏的精神。它所生活的地方仅仅只是一个小小的土堆,环境是那样的恶劣让人难以忍受。而它却没有在恶劣的环境中低头,没有在恶劣的环境中倒下。他将自己的根部深深地扎在这个地方,使足了劲的向下延伸,以至于他的根可以埋在地下几十乃至近百的深处。他一直向上生长,不折不挠,坚强不屈,正因为如此,它才会在今天被世人铭记,被后人崇敬。我膜拜大白果树,因为它非同凡响的品质;不屈服困难,枝枝力争上游,这是树的魂魄,这是树的脊梁。

                                  那人
     略阳是全国贫困县,郭镇是略阳贫困镇,而我们西沟更是贫困中的贫困村。这里的大部分人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这些农民每年冬耕春犁,夏种秋收,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几十年如一日的在这片养育他们多年的土地上辛勤劳作。他们每天日出进地,日落而归。即使只是平凡的劳动,也仍然要做到最好。有一部分外出拼搏的,这些人有的进了矿洞,有的在外地漂泊。无论那种方式,其本质就是他们不甘于贫穷,努力追求幸福的的生活。在他们代代人的努力下,土房变平房,平房变楼房;小路变大路,土路变公路。以前去哪儿都得走路,现在每家每户都有摩托车,家庭条件好的还开上了小轿车。无线网,大屏电视随处可见。曾经,脱贫致富都只是纸上谈兵,而如今小康生活就在我们眼前。这一切都是因为那群人,那群拥有勤劳,质朴,乐观,积极进取,勇攀高峰的精神的人们。不屈服困难,不抱怨苦难的生活,努力奋斗,追求幸福生活,这是人的魂魄,这是人的脊梁。

    我爱这里,爱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更爱那山,那树,那人,那种向上、不屈的精神构建的那道最美的风景。
414    |    0    |    0



总数:0 当前在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