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新的一年又来临了。仔细算算,我已离开母校一年了,恍恍惚惚的,不知日子过的竟这样快,现在还时不时想起那里的人,那里的物,那些经历过的事。
在秦岭的山脚下有这样一个小镇子,内外两条街,四周店铺林立,往来翕忽,好不热闹。在镇子中心挺立着一所中学,那就是----江口中学,原名“洵江书院”,解放后才更改名字。就我个人而言,还是“洵江书院”这个名字好听,有学府的感觉,让人耳目一新。洵江书院是方圆几个镇子里唯一一所农村初级中学,服务人口近1000人。
朴素雅致,简单大方,是我对洵江书院建筑物的定义。洵江书院依山而建,占地面积近1万平方米。这样不起眼的规模可能在大多数人眼中不值一提,但在我们这些乡村娃眼里可不小,甚至是最好的。走进大门,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栋高耸的教学楼,三个年级都在这一栋楼里。清晨,朗朗的读书声从各个教室传出来,是那么清脆和谐,整栋楼洋溢着浓厚的书香味儿。正对教学楼的前方是一块儿绿化带。那里栽满了一排排龙爪槐。当春天来临的时候,那柳条就在空中起舞,兴奋得像个孩子,生机勃勃,像极了在书中探索知识的我们。还记得初一那会儿,我们一群人趴在草坪上,寻找那传说中带着幸运的四叶草,要是谁先找到了,其他人都羡慕的来不及呢!现在想想,那时候的快乐就是如此简单。
教学楼的两边分别是宿舍楼和教职工楼。有的老师的寝室是挨着学生宿舍的,以防学生在晚上有突发情况,更有甚者晚上还要查宿舍,等学生们熄灯后才回宿舍就寝,学生们在家里和学校没有什么分别。两栋房子差不多高,装饰也都比较简单,从整个布局来看,略显单调,可别小看它,它可是采用了中国古代“中轴线”式的建筑风格,使得整个校园有了独特的典雅美,在我们这些乡村娃的眼中却是一个别样的世界。镇上有什么大型活动都会在这里举行,与其说这是一个乡村学校,倒不如说像一个大会场。或许在看惯了城市中的灯红酒绿,高楼大厦后,可能会觉得这些真的很普通,甚至登不上台面,但它多年来的教学实力足以弥补它的缺陷。
历史悠久,教学领先,是洵江书院的又一大特色。洵江书院可是有一个耐人寻味的前身呢!洵江书院建于清光绪九年,距今有130多年的历史,在这100多年中,洵江书院历尽了多少变迁,多少沧桑,又有谁能知晓呢?他似乎见证了整个现代社会的演变,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可他却有像鲜血一般的活力。这里地处偏远山区,生活条件艰苦,资源有限,教学水平达不到城市中的一半,但老师和学校都尽心竭力,勤勤恳恳,为洵江书院创造出了一片辉煌。说到这里,就让我不得不想起经历了三年的“自主学习模式”,这是我们洵江书院的一大特色,整个县城只有这所学校拥有这样的教学模式。这个方式是由我们校长及其一批老教师创立出来的,在不断的摸索和实践中,已经形成了一个完备的体系。这个旨在培养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于是乎在这里就出现了“学生讲,老师听”的现状。或许有些危言耸听,但就是这样的方法,使得我们学校的学生拥有强大的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这一方面其他的学校对我们刮目相看呢!
理念超前,目标明确。洵江书院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坚持创办市级示范校为目标,以创新教育为重点,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在各项工作上力争上游,为洵江书院增添光彩,我们全体师生有一个共同的心愿那就是把洵江书院打造成一个更加出色优秀的农村模范学校,造福更多的农村娃,村里人。这里的老师大多都是农村出身,在完成了学业后毅然决然地回到母校,为母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他们关心学生,体恤家长,在方方面面都为学生操心。让我记忆最深的是我们的数学老师,她是延安那边的,从她大学毕业的时候,她就来到了洵江书院教书,几十年如一日,见证了洵江书院一点一滴的改变。她将自己最美好的青春时光全都奉献给了洵江书院。盘点一下,这里的老师似乎都是这样,拿着微薄的工资却做着不平凡的事业,洵江书院因为他们而更加辉煌,因为他们而更加成功。
当然,洵江书院的校纪校规也是不容小觑的。它不像大多数农村学校那样死板,苛刻,只知道注重学生的学习,一心扑到升学率上。相反这里的校纪校规很人性化,涉及的方面也很广泛,注重学生的各方面发展,让学生们在校园里有自我发挥的空间,大家严格遵守纪律,整个校园秩序井然,形成了一股清流。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被激励着前进,向上,每年考上市重点高中的学生越来越多。
现在的我在一个新的环境里学习,可我还是忘不了洵江书院的点点滴滴,那个地方毕竟留下了我一生中最美好时光的回忆,那个催人奋进的地方,那个教我为人处世的地方,那个充满欢声笑语的地方,到现在都牵动着我那敏感的神经。“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洵江书院将乘上理想教育的巨轮,扬帆起航,开拓奋进,为无数追梦的人创造一个平台,让他们离梦想越近。愿我的母校会越来越好!
514 |
0 |
0
总数:0 当前在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