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English
乡村之行 铜奖
2019-05-05
组别:初中
外公外婆老是念叨老屋的瓦房漏雨,怕下大雨把土墙淋垮了。周末刚到,就催我爸爸开车送他们回老家查漏(处理瓦屋顶漏雨的地方),顺便处理一些过去的“废铜烂铁”。到乡里去,当然少不了我啰,一路随行的还有妈妈和妹妹。
早上匆匆吃完早饭,我们就从镇上出发,大约半个小时的车程就到了乡村路上,车行在宽阔的水泥路上,一排排茂盛整齐的行道树随风律动,好像欢迎我们的到来;各种花香融合在清新甜润的空气中,扑面而来沁人心脾;车窗外依山而建的青瓦白墙的楼房,在绿树环绕中格外显眼;阵阵清脆的鸟鸣,和着鸡鸣鸭叫、柴犬狂吠,好一首乡村清晨交响乐!
回到老屋,大家就各做各的事,开始忙乎起来。外公搬来长长的梯子上房查漏,时不时让爸爸帮忙传一下瓦上房;妈妈忙着拔院坝里的杂草,打扫屋里屋外的清洁卫生;我自然是照顾妹妹,陪她在土墙根抓泥沙扯野草做“乡村特色大餐”;外婆更忙了,她负责“翻箱倒柜”把老屋里能卖钱的旧物件找出来,联系了收废品的人来收购。
“这是什么?有个厚厚的荧光屏。”
“是老黑白电视,这家伙过去可吃香了,宝贝啊!最早的时候呀,村里就一台黑白电视机,每晚收工后,村民们大老远跑来,围坐在一起像看电影一样啊!”
“这又是什么?圆圆的底,上边一个盖,还有一个提手。”
“这是顶罐,过去农村柴火紧张,我们在火盆上用一根铁丝弯个勾吊着它,既烤火取暖,又可用顶罐烧茶做饭。”
……
我好奇地望着一个个旧物件,妹妹也上前摸摸这个,问问那个,压根就没有见过这些“土头土脸”的玩意儿。我们边问外婆边如数家珍般为我们解说,并给我们讲了好多眼前这堆“废铜烂铁”的故事,让我们了解了乡村的“前世今生”,重温了乡村的历史。
外婆说,过去她们生活的这地方,山高路远交通闭塞,自然条件非常艰苦,很多生活用具都靠自己制作,比如背谷物用的蔑丝背篼、滤饭用的筲箕、耕地用的犁头、遮雨用的斗笠和蓑衣等,还利用这些手艺制作物品拿到集市去卖,来换取一家人的油盐酱醋茶。那时,一个村或生产队才有一台打米机、磨面机,要吃米或面,就必须把谷子、麦子背很远的路去加工,好多时候还要排队等候,办这点事往往需要耗上一天的时间,让我们现在来说效率太低了,但那时条件就这样,谁也没有办法改变。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日新月异,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在享受着快捷便利生活的时候,在过着幸福惬意生活的时候,可曾想过我们的祖祖辈辈是如何艰难地度过艰苦的岁月的?常言道,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含义深刻啊!
看到这一件件锈迹斑斑但反映当时乡村生活的旧物件,我思绪万千、心潮难平。或许随着时代的变迁,它们完成了历史使命,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早已被先进的工具和物品所代替,早已被淘汰、被遗忘、被丢弃,那可是当时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结晶啊,反映的是在地劳动人民的生存智慧啊!落后的劳动工具、手工制作的生活用品、乡村的传统农耕文化,我们是看着一点一点地消失在眼前,还是竭尽全力去保护和传承,乡村振兴路在何方?我目送着背着“破烂”消失在田野尽头的“破烂王”,看着用“废品”换来的一沓零钱,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田野里带着甜味的微风轻轻地撩起我前额的头发,眺望对面山坡果园一个挨着一个,果树枝繁叶茂,像一片绿色的海洋涌向远方,条条宽阔的水泥路在山间环绕,像一条条洁白的丝带,伸向山外,五彩的阳光为绿水青山、碧树红花的乡村披上了一件斑斓绚丽的锦衣,让人无限热爱与向往。
我爱美丽的乡村,期待乡村变得更加楚楚动人、和谐富饶!同时,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愿铭记历史,珍惜现在,努力学习、传承乡村传统文化和祖国优秀历史文化,为乡村振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649    |    0    |    3



总数:0 当前在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