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家是以面食起家的,例如包子,馒头,面条等等。其中面条最具有特色的一种,它可不是人们经常吃的那种由机器压出来的面条,而是纯手工制作的。它不仅仅是一种食物,还是包涵了家人的关爱。
制作挂面是很复杂的,需要很多的工具和材料,制作过程也十分的辛苦。每一次都汗流浃背。制作工具有:两口大锅,一条带有双孔的板凳,一个无顶的长方体木柜,两块案板,一个带有许多小孔的长方体木棍(面方),许多的小木棍。需要的材料有:食盐,由小麦打磨出来的面粉,浸泡好的面碴子,水。
制作挂面的第一步是:准备,将所需要的面粉和食盐按照1:10或1:9的比例称好,然后将面粉倒入锅内,其次把泡好的面碴子包括其中的水也一并倒入,次之把盐倒在水里溶解后倒入锅内,最后再加入适量的水。第二步:和面,顾名思义就是就是想和面团一样将面和的湿度适中,面团有一定的弹性。然后将面团放在一块撒有面粉的案板上,在案板上撒面粉的目的是不让面团粘在案板上。做完这些就可以休息十几分钟左右。第三步:捋条,用刀把面团分割成连贯的条状,然后来回揉搓并不时撒一些面粉在上面。第四步:下盆,这一步需要两人合作才能更好的完成,在案板的一头放一大堆的面粉,揉搓面把面首从面粉一端放入一口大锅中,另一个人坐在大锅前将面整齐地盘在锅内,最后将薄膜和毛毯以薄膜在下毛毯在上的顺序盖在大锅上。第五步:这一步可以多休息一段时间在继续制作。等休息好了呢就可以继续下一步操作了,上柱子,将面首固定在两根木棍中任意一个上。之后一边揉搓面一边依照写数字八一样将面套在两木棍上,只需要留出木棍的两头处就好了,把面的尾端固定在木棍上,之后就可以将上好柱子的面放进无顶的长方体木柜中了。依旧是用薄膜和毛毯盖在木柜上面就可以了。第六步:双面,将放在无顶木柜中的面拿出放在一对面粉里使面均匀的抹上面粉,之后把一根木棍放在高架上固定住,另一根缓慢向下拉扯不让面断裂,等木棍拉到一定位置时,将其固定住,另外用两根木棍是面的奇数在一边,偶数在一边,之后两根木棍向外扩张使粘在一起的面分开,然后放回无顶木柜内。第七步:出面,将面从木柜中拿出,两个人一起抖动面并缓慢的拉开距离,然后将其中的一根木棍插在悬在半空中的面方中,之后一人将另一根木棍缓慢而又有序地向下扯,然后用重物压在靠近地面的那根木棍上,等到面快干时就可以将重物取掉。第七步:收面,等面快彻底干掉时,用剪刀将下面的那根木棍剪下放好,一人将面从面方上取下,另一人用木棍与其配合将面整齐的放在案板上。将木棍也剪下来。第八步,包面,先用特制的尺子量好面的长度,用刀切断,放在外面等其彻底干掉后就可以像平时见到的面条一样包装好就行了。这时一人包面,一人将敷在木棍上的面儿子取下用口袋装好。
挂面制成之后会产生两种东西一种是面条;一种是面儿子。两个都是直接煮着吃的,唯一的差别在于面儿子不能单独煮着吃要配合着其他东西例如煮粥是放上一点味道也是极好的;在做虾米汤时,面儿子完全可以取代豆腐。煮了它们之后就可以不用在另外加食盐调味了。挂面除了在制成后的面条和面儿子好吃,还有在第五步,上柱子时,揪下一点面像烤番薯一样放在火中烤,只是不烤番薯耗时间短一些而已。等它熟了,内部是呈淡黄色的,只要将面团上的灰拍掉就可以吃了,味道不下于烙饼。虽然挂面极为好吃,可是也有制作的时节限制,唯有在腊月制作出来的口感才好。
在初一时,我就在家长的要求下开始学习这一项传统手工工艺。由爷爷手把手的传授,学习从和面到包面这些过程时失败了很多很多次,也想过放弃。但听到爷爷的鼓励声,我咬牙坚持了下来也学会了这一制作工艺。在父母外出务工一年回来后递上一碗热气腾腾的自己做的面时,父母流下了眼泪,那时我看到父母眼角的皱纹,头上的白发,手上的褶皱。在父母外出务工了,他们一定会带上挂面。因为它不仅仅可以用来填饱肚子,还包涵着一家人对他们的关心,牵挂和爱。
可是随着科技的进步,机械种类增多,面条也大多开始在机器上生产了。而这一传统的手工工艺开始被时代进步的脚印掩埋,知道这一项工艺的人越来越少。即使时代进步了,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但是老祖宗们留下来的手工工艺我们也不应该丢掉。
365 |
0 |
0
总数:0 当前在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