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嘹远的钟声呼唤着你,呼唤你来到这古刹秘境--庙湾,这就是我的家乡,是坐落在秦岭山脚下的一个小山村。你若来,定然不会后悔。在这里雾气缭绕,绿色清幽似乎已是常态。
初进村口,在一棵古柳巨大的荫蔽下,延伸出一条黛青色的石板,延伸到这条街的尽头。青石板两旁鳞次栉比的排列着黑瓦白墙房,黛色的瓦片,挂着欲滴未滴的雨珠,綴着星星点点的青苔。屋脊上那似镰刀的飞檐,门楣上刻着镂空的雕花。走过街巷,颇有些明清朝代乡村雨巷的意味儿。这儿的人们早出晚归,男人们早晨赶着牛,带着犁铧去耕地,女人们背上背着婴孩,在河边浣衣。这儿的人们依然保留着男耕女织的原始风俗,当今飞速发展的世界似乎对这儿的人们并没有什么影响。
“庙湾,庙湾,自然是以庙闻名”。每隔二十几里就会有一座庙,时常是青烟袅袅,像是走进了天上的仙宫一般。来这儿烧香,一定得去“娘娘庙”,保证让你不虚此行。“娘娘庙”以灵验著称,多少人慕名而来,只为求得一子,古又有“女娲娘娘”,因而得名,这也是它香火旺盛的一个主要原因。
初进寺庙,只见棱角分明的的屋檐上站着栩栩如生的仙人儿像,层层排列的黑瓦,对称的格局也格外的赏心悦目,门楣上还挂着些许红纱,青烟缭绕,像是走进了光怪陆离的世界。香案上端放着一尊菩萨像,其外形与其他寺庙里泥塑的金菩萨像相差无几,而这尊像它竟是由玉雕刻而成。据说这尊玉菩萨像已有百年的历史了,至今仍完好无损的保留在庙中。可几百年过去了,村里夜不闭户的人们似乎对“她”没有什么非分之想,外来的香客也从没有偷盗过,这个中说法:一是菩萨大显神通,人们都拿不走“她”;二是人们觉得拿走“她”会遭到天谴,有损德行。究其根本,人们也云里雾里,不知所然。来到“娘娘庙”,定要拜上几拜。只要你带着香火钱来庙里上香,信念足够虔诚,你求子的愿娘娘都会帮你实现。就像我的爷爷当年就想要个男孩,后来去“娘娘庙”求愿,竟真有了我父亲。是不是听着怪玄乎的?其实家乡显得玄乎神奇的故事还有很多,的确称得上是一块灵气聚集的宝地了。
来到庙湾,不吃点风味小吃可就真是你的遗憾了。椿芽炒鸡蛋,凉拌灰灰菜,还有鲜美的黄丝菌汤,脆嫩可口的蕨菜(野菜的一种)。这些可都是难得一尝的美食。如果你来恰逢盛夏,那么你还可以有幸尝到人们自家泡的五味子茶。首先,先把新鲜摘下来的五味子洗净,然后放在太阳下暴晒几天,充分蒸发水分。最后倒入滚烫的开水,五味子茶就做好了。茶的味道比刚摘下来的五味子略淡,酸中带着点甜,可和酸梅汤相比确实是不分伯仲。细品,一身的疲惫都将烟消云散。
来到庙湾,没有吃到“神仙豆腐”的的确确是你的损失。物如其名,其工序复杂确实是神仙才可享有的呀!它由从山上采摘下来的“神仙叶”制成,一大背篓的叶子只能制成一块神仙豆腐。将它洗净后,揉碎,过浆,反复过滤,最后倒入容器,放凉,过水。在水的滋润下,它渐渐成形,苦涩也都消退在了水中,“神仙豆腐”最好的吃法还是凉拌,红油辣椒是它最好的伴侣,辅上葱椒蒜,放入少许盐,滴几滴香油,搅拌均匀。夹起一块“神仙豆腐”,深绿色的身躯被红油所包裹,里面还可以看到叶子的碎末,这大概就是食物最本真的做法,是一种素面朝天的美味。入口,酸辣侵略着你的味蕾,随即被一种清苦味儿所冲淡,“润物细无声”的让我们领略鲜味的美好。这是清苦的味道,水的味道,亦是岁月的味道,人情的味道。吃上一口“神仙豆腐”,这炎炎夏日的酷热都像是被驱散了。
如果运气好的话,去镇上还可以见到难得的庙会。刚入“唱大戏”的场子,就看到一个黑脸长胡子的人踱来踱去,溜圆的眼睛瞪的老大,着实将我吓了一跳,嘴里咿咿呀呀的唱着,丝毫提不起我的兴趣。我最愿意看的是一个很老的小生,腰间套了一个毛驴,卖力的扭动着身姿。这时,腰间的毛驴好似活了一般。“锵锵锵,哐哐哐”不远处锣鼓喧天,黑压压的一片,好像还有铃铛撞击空气的声音,这怕是舞狮队的来了吧!好不容易挤进人群,只见一头“雄狮”在木桩上跳动,狮头由一人操控,狮身则像是披了一层红色的狮毯,狮身和舞狮人的腿上都缀着一圈一圈的流苏。狮子时而在木桩上跳动,欢快的扭着屁股;时而歪着头,眨巴眨巴眼睛;时而张张嘴,好似要向我们吐露心声。红色的流苏也随着轻盈的步伐而跳动,好似敲打白色鼓面时的震颤,狮子身上的铃铛卖弄着清脆的喉咙,交杂在掌声,欢呼声,嘈杂声中。
最美不过家乡景。青山绿水好风光,庙宇林立展神秘,迎神庙会热闹开,特色食品惹人馋。面对这样的庙湾,难道不为之心动吗?期待您来庙湾一睹风采,共赏古朴风光!
751 |
0 |
1
总数:0 当前在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