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篼”背出新天地
巴师附小四年级七班 陈泊宇 指导教师:匡小琼
我的家乡是位于秦巴山区南麓的巴中,这里群山环绕、林深似海,这里千山万壑、条件艰苦,这里物产丰富、人杰地灵。有被贬至巴的唐朝章怀太子李贤,平民教育之父晏阳初,无产阶级革命家刘伯坚……还有一群每天背着背篼穿行在巴中各县区乡镇帮人们背运货物的普通人——“背二哥”。
大巴山,山高坡陡,行走艰难,有道是“人人都说上天难,宁上天来也不愿上巴山”。巴中由于地理环境受限,沟沟坎坎随处可见,经济也较为落后,这就促成了“背二哥”这个特殊的群体--背上背个大背篼,嘴里衔个烟锅锅,手里拿个打杵子,口里唱个“背二歌”。一年四季,无论是车站马路,还是大街小巷,无论是严寒酷暑,还是晨曦暮色,只要你一声“喂,背篼”,只需花几元钱,“背篼”便会为你尽心效劳。因此,“背篼”成了他们的名字,靠着背篼去养家糊口,送子女上学,孝敬老人……
他们帮助人们背运货物穿行于街头巷尾,靠力量生活,卑微得像一粒粒尘土,但也正是他们见证了历史的变迁。
自红军入川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以来,巴中“背二哥”就有了特殊的使命--背运革命物资,他们用穿着草鞋的脚丈量着千沟万壑,用粗简的“背篼”背起中国革命一抹灿烂的红霞。
如今,城区道路交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背篼”并没有因此失业,他们仍然是巴中舞台上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马路宽了,层楼高了,但“背篼”又被赋予了新的使命——装修新房背运砂石,家中旧物换新物……
我家装修新房的时候,他们可贡献了不小的力量。那时候是夏天,当第一缕阳光洒下时,我与妈妈便去寻求他们。他们早就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蹲或坐在街边,有的还垫靠着背篼,正在等着需要背运货物的顾客。他们见到顾客招揽,咧开嘴露出焦黄的牙齿,齐刷刷地站起身,一只手拽着背篼,似乎只等一声令下,便可以像离弦的箭冲出去。
我们请到的“背二哥”中有一个阿姨,她是我心中真正的女汉子。装砂石时,她也像别人一样岔开两腿,把打杵子稳稳地拄在地上,随着一铲铲的砂石装入背篓,她的身上也洒落了许多尘土。她抖了抖焦黄的头发,轻轻张开嘴,吐出不小心沾上嘴唇的尘土,然后,努力地弓起背,挪开打杵子,让背篓的重量全都压在她的背上,人立即矮了许多。上台阶时,她先停了一下,然后先挪动一只脚,然后慢慢地站稳,再把另一只脚拖上来。在台阶上到一半时,我分明看见阿姨的腿好像颤抖了一下,但又很快站稳了。把砂石背到楼上时,她又深深地弯下腰去,神奇地把背篓从背上翻过去,把沙石全都倒出来,让砂石整整齐齐地躺在地上,并不散开。我惊奇地朝阿姨投去赞叹的目光,阿姨的额头早已爬上了细密的汗珠,脸颊上有汗水流过的污痕。
巴山背二哥,在艰难的地理环境中坚毅的生活,从不放弃,他们在背运过程中创造了“巴山背二歌”这一光辉灿烂的音乐艺术,在大巴山深处广为流传。2005年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获得成功,2007年被选入中国文化部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原生态民歌大赛,2008年被选参加第九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民俗展演。它是世世代代背二哥劳作时创作的“诗经”,是“苦难岁月里歌唱的幸福”,礼赞着生命的艰辛与执着。
近年来,巴中建起了“背二哥”民工公寓,在城镇里他们终于有了一个“住得起、吃不愁”的方便之“家”。夏天的长夜里蚊子叮不到,冬天也再也不用睡在背篼里。他们白天到当地政府兴建的“背二哥”食堂吃3元钱的补助餐,晚上住1元钱的“背二哥”旅馆,日子过得越来越踏实,脸上的笑容越来越灿烂。
巴山背二哥,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开创出了属于自己的幸福家园,用布满死茧的双脚踏出了属于自己的一方土地,用结实的脊背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蓝天……
533 |
0 |
0
总数:0 当前在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