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s/story-image/GoGoYfLS4uCTR2SNHZePtM.jpg)
蚂蚱
![](/uploads/story-image/Il09QfLS4uCTR2SNHZePtM.jpg)
草帽
![](/uploads/story-image/JPW-UfLS4uCTR2SNHZePtM.jpg)
杯套
![](/uploads/story-image/LI4PkfLS4uCHSy_8oO2x1g.jpg)
灯罩
不知几时粽叶青,艺人采来做龙凤,上下翻飞掌中舞,活灵活现妙趣生。
——题记
记忆中,奶奶总喜爱在缱绻的日光下坐在窗边编草编。奶奶已年近七十,可她眼不花,耳不聋,一双巧手编起草编来,可谓是速度飞快。只见奶奶的十指上下拨动着干草,心草合一,轻重缓急,富有节奏,就像在拨弄纤细的琴弦,抑扬顿挫的旋律从指间铮铮传来。
小时候的我,也最喜欢缠着奶奶给我编各式各样的东西,看着奶奶魔术似的将它们“变”出来,便觉得神奇极了,认为奶奶是无所不能的。走进我们家,映入眼帘的就是各种草编工艺品,有一米长,造型各异的蛟龙,也有小如拇指的蚂蚱,甚至亲戚邻居家的花篮、食品盒、草席等,都是出自于奶奶的那双巧手。
奶奶告诉我,草编并不仅仅只是编好就行,尤其是动物一类的,更需要我们将自己的感情编织进去,思绪融入其中,这样,空白的草编才能被赋予生命与灵感,变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草编,虽不像刺绣那般淡雅温柔,亦不像竹编那样坚韧有力,但它美观大方,经济实用,更承载了我童年的美好记忆。它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距今已有7000多年的历史。就拿我的故乡来说,最多时有一万多名妇女参与编织,200余家草帽行,年产草帽210万顶,应了那句“千里长街无闲女,家家尽是织帽人”。
草编物品的花色品种不一,工序也有所差异,但编织的基本功大致相同,多采用十字交叉,即经纬编织的方法。就以草帽为例,先编帽顶,用十字相交的方法弧形编织。根据帽的大小需求,帽的深度要求进行编织,帽的U形主体编织好后,进行帽沿编织,这是需要再次改变编织方向。等草帽宽边的宽度达到要求时,把剩余的草料整齐地剪得只剩约1厘米,再把这些草头一根一根地塞入帽下。就这样,一顶朴素而独特的草帽基本编成了。
望着奶奶编草编的身影,我仿佛看见了奶奶年轻时的样子:阳光正好,微风不燥,一个妙龄女子,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娴静时,犹如花照水,一个人独坐在窗边,计上心思,手中的干草在来回穿梭......
496 |
0 |
0
总数:0 当前在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