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English
记忆里的丽江
2009-05-07
组别:离校
    记得那是07年的夏天,中考刚刚结束,这是我第一次走出四川,来到梦寐以求的彩云之南。
当我还是一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时,爸爸出差去过一次云南。给我带回了五颜六色的玻璃花蛋和傣家的避蛇豆,也带回了我对云南的最初映象:天高气爽,四季如春。
   这些都是我珍藏多年的宝贝。可是最后一次搬家弄丢了花蛋和避蛇豆。但记忆却未曾丢失。载着这朦胧的记忆和满心的期待,我终于踏上了成都飞往昆明的班机……
   必竟是第一次出远门,我对一切都充满新鲜感。无论是美味的过桥米线、廉介的蓝色妖姬、稀奇古怪的民簇村,还是美丽的洱海,都给我留下了不可抹灰的记忆。
唯有那蓝天白云和丽江古城给我留下了永生难忘的回忆……
   记得那张相片是在楚雄到丽江的盘山路上拍到的。当时我真的被窗外的景色震憾了,无数种蓝和绿散布开来,随意但不杂乱地渲染了天地。视线向远处延伸可以看到千里之外的村落,镶嵌在美伦美奂的天地之间。这毫无杂质的色彩一点一滴渗透到了我的心底。变幻的彩云时高时低,巧妙地拉开了天和地的距离。置身其中,越发觉得自己苍白渺小到可以忽略。
   坐了大半天的车,终于抵达了目的地。最初眼前的景色令我大失所望。什么古城啊,分明是庙会!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肤色的游人沙丁鱼一般挤在一起,摩肩接踵几乎是无法挪动的地步。
   我向来不爱往人多的地方钻,不是怕丢钱包,而是人群会冲淡我的好心情。本来是特地前来领略小桥流水、烟雨朦朦的优雅情调,但现在什么心情也没了!我甚至想调头回旅馆。
   一番思想斗争后,还是发挥了“不到黄河心不死”的精神,这么千里迢迢地赶来了,总要一睹它的“真面目”吧!所以,没办法,硬着头皮往里挤吧!
   一走进古城,眼前的景致穿越时空般地变幻了。古朴的木房子,油亮的细石路,屋檐下的红灯笼,时间仿佛瞬间倒退了百年。回头一望,外面仍然是喧闹拥挤的都市,再看看身旁的游人,原来不是梦……
   随着人流慢慢往里走,路两旁古色古乡的店铺里摆着民族饰品和扎染布裙。越往里走游人越少,大大小小的支路越来越多,人群便像大江流入小溪,分散开来,我不慌不忙,沿着那被踏得油亮的石板路往里走,一路欣赏别样的美景。
   伴着叮叮当当的驼铃声,偶尔一只土狗在喧闹的人群脚下穿来跑去,为这美丽的古城凭添了一分和谐。走进一家画廊,布致极有情调,与内地不同的是,店主绝对不会热情地迎上来,堆满一脸毫无色彩的职业微笑。年轻的老板甚至不抬头。只是一直坐在木椅上,专注地缓制一副未完成的作品。
   如果你在一家普洱茶店前驻足,老板会像老熟人一样招呼你快进来坐,但他不是直接给你介绍各种茶,而是用上等的紫沙壶和精美的茶具泡上一壶好茶邀你一同品茶。一边品茶一边听店主悠闲地说茶马古道和普洱茶的口感及功能,谈话间,游客便会不由自主被这文雅的店主感染,走时情不自禁会带上一些普洱……卖彝族扎染的多是年轻漂亮的妙龄少女,她们穿上这古朴的扎染裙美得让游额想效仿。
   不知不觉,天已擦黑,我的肚子子也饿了,来到一家临水的小饭馆,坐在靠窗的位子,一边赏美景一边享用可口的粗茶淡饭。比在家一边盯着电视一边吃饭惬意多了……
   一到晚上,古城又变了模样,家家户户檐下的红纸灯笼都亮了起来,石板路泛着光,水里映着星星点点的红光,让我觉得自己来到一个灵异的空间,不禁想起动画片《千与千寻》里,千寻第一次走到隧道后面那个灵异世界的晚上。
   坐在石桥上一边吹晚风一边享用手制的板粟糕,微风把铜制的驼铃拂地叮咯作响,驼铃“当——当——”的声响又被吹散在风里。抬头顺着一条路望去,一直向上延伸到黑夜深处,星星点点的灯光消失在那虚幻的尽头。四周全是密密的平房。低头凝视凹凸的石板路,写满岁月的痕迹,我几乎可以想象这座城当年的繁荣景象。眯缝着眼,我好像看到衣着华丽的商人在叫卖,驼着普洱茶的马帮正在走远,伴着驼铃的叮当声一齐消散在风里……
   顺着溪流向“洋人街”走,这条街人别有一番风味了。颇有情调的酒吧随处可见,人们隔着街对歌,东方乐器和西洋乐器混合在一起。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们坐在酒吧里,吹着萨克斯,弹着吉他,一边喝着啤酒和威士忌一边切磋或谈笑,从窗边走边,“Hello!”他们热情地和我打招呼。
   很快我就被人们的情绪所感染。但我总不至于引吭高歌,于是走进一家小酒吧,点上一小瓶玫瑰啤酒,坐在窗边品味窗里窗外的风景。我越发觉得这个地方的奇妙,东、西方文化结合地近乎完美,找不出任何露洞或界线。不同语言的歌声从四周跑来,伴着各色的乐器。时不时传来几声奔放的笑声和远处的狗叫……
   不知不觉天色已晚了,我很不愿离开,想在这里再坐上一百年。反正对这里一切来说,时间仿佛是无关紧要的。但我想念四川的火锅,明天,我得踏上回家的飞机。
   走出古城,我耳边依然是充满异国风情的歌声和驼铃的当当声……我将这声音收藏在心底那个最美的音乐盒里。
                                               
 
                                               
 
                                               二OO九年四月二十六日
 
545    |    0    |    0



总数:0 当前在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