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山铰子”是大巴山一带汉族民间挥舞打击铰子(铜质小镲)的舞蹈。主要流传于在四川东北部得平昌县的西兴、响滩、白衣和相邻的营山县老林、双河一带。后来逐渐扩展到邻近的渠县、通江、南江、巴中等地。
据说“翻山饺子”约源于清代,距今约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翻山铰子”的表演,艺人称作“刷饺子“。铰子表演者合着节拍,挥动双铰,不时放长或收短铰上所系的绳子,忽而甩过头顶,忽而绕过腰腿翻旋飞转,在各个不同部位击打,展现出种种优美的舞姿和造型。动作舒展灵活、刚健粗犷,气氛欢快,十分红火热闹。
“翻山铰子”表演动作由于技巧性强,一般以单人表演为主,以后发展了双人、三人、四人和多人等多种表演形式。
在院坝、堂屋、路途等平地上表演的饺子统称为“平地铰子”。近年来回各地艺人竞相创新,把在平地上的打铰动作。搬到方桌和长凳上去表演,并吸收融合了一些其他艺术技巧,形成了“高台铰子”。 “翻山饺子”还根据放长和收短铰绳做打击动作而分为“长绳铰”和‘短绳铰”。
其打法,大都由打、擦、翻、转四种方式构成,约共有四十多个动作。大多数动作都冠以形象化的名称,如:白间亮翅、风吹杨柳、团鱼晒壳、青蛙晒肚、朴地蓬花、跑马射箭等等。
在每场表演中,各种形式交替进行,使演出更加丰富多彩。
舞蹈的动律特征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往复的动体:主体动作是舞者挥动两面铰子,翻来复去地击打而舞。动作与动作之间不停顿、不间断,形成一种循环往复式的动律。而这种特有的动律,又总是沿着“8”字形线运动,起到舞蹈动作或动作组合之间的连接、重复、变换和过渡的作用。这种在复式的动律,使舞蹈具有圆润、流畅的美感。
2、对称的动态:打铰动作,多在左右、前后、上下等对称位置间变换。这使舞者的体态具有明显的对称性特征。如:上身的前俯后仰;腰部的左右侧弯、扭转;肩部的前后摇摆以及眼睛和头部的来回转动。这种对称性的动态,增大了动作与动作间的对比度。尤其在长绳铰表演时,对比更为强烈,气势更显得豪爽奔放。
3、均衡的节奏:表演时,无论动作怎样变化,也无论延续多久,其进行的节奏,总为中速,均匀而平稳。常常是一场表演长达二、三十分钟,而铰子的敲击,始终是合着2/4的节拍,一拍一次,从容不迫。在均衡的节奏下,动作却时大时小,时起时伏,动静相济,显示出张弛和跌宕,不但没有单调平直的感觉,反而觉得别有情趣。
“翻山铰子”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只在迷信职业行当中传承。在祭神、驱邪等活动中,常常以铰子作为法器,边打铰子边作法事。在婚嫁和丧葬礼仪中,他们又是一套吹打班子,当地称为“八仙鼓乐师”,又叫‘大班师’。相传起源于八仙中的韩湘子。送殡、抬花轿、看坟地等大小红白喜事都请这帮人来干。由于艺人社会地位及职业的低下,加上本身“只传本家不传外族”等俗规的限制,“翻山铰子”的传承十分缓慢。它虽在祭祖娱神的同时,尚具有庆喜和娱人的一面,但因受局限而得不到应有的发展。表演的人数只有一至二人;套路和动作少而简单,形式也只有短绳铰一种。
新中国成立后,“翻山铰子”以其欢快热烈、刚健粗犷的气质受到广大山区人民的喜爱,它的娱乐功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逐步发展成为“跳喜不跳丧“的特定形式。
在解放初期的土改中,农民们庆祝翻身时“翻山铰子”抒发了他们无比强烈的翻身感,曾被誉为“翻身铰子”。经过一段时间传播和发展,成了当地最受人喜爱的民间舞蹈,婚嫁时请铰子队来助兴,已成为当地一种乡俗。
因而当地有“离了和尚不念经,离了铰子不送亲”的说法。
“翻山铰子”的伴奏曲牌较多,已收集到的约有三十多首。所有曲牌均为了节拍。其中经常使用的只有一小部分,如:花引子、南瓜花、丝瓜花、浪淘沙、长阴调等,其余则用于烘托气氛。一些曲牌大同小异,或仅有个别音符有所改变。伴奏乐队一般由唢呐、小鼓、小擦、小锣各一个组成,曲牌可任意变换或反复。打击乐无独立的曲牌,中速进行,无明显的快慢变化。
欢快的唢呐、整齐的击钗、漂亮的翻腕、潇洒的甩绳......然而10年动乱中,“翻山铰子”被列为四旧之一,使得这一珍贵的民间文化遗产几乎失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翻山铰子”获得新生。
“翻山铰子”参加过首届国际非物质文化节演出, 在全国首届农民文艺汇演中获得银奖,代表四川到中南海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汇报演出的平昌县民间舞蹈“翻山铰子”,在成都市非遗公园再次成功演出,赢得中外观众的高度赞赏,专家认为“翻山铰子”是汉民族民间舞蹈杰出代表之一。
2182 |
1 |
0
-
评论者:赵代清
评论日期: 2009-06-28
总数:1 当前在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