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English
棉花之歌
2007-10-25
组别:离校

  棉絮在人们的生活是常见的,但我们却很少有人知道棉絮是怎么来的,当然也包括我,直到我家楼下来了一家弹棉花的李师傅.我平时没事看着他弹棉花觉得很好玩,特别是那“嘭得嘭...嘭得嘭”的声音听起来像一首规律简单的曲子,从那以后我才知道棉絮是怎样来得!弹棉花的工具很简单,只有一弯弹弓,一张“磨盘”,一个弹花槌,输花机,压棉机和竹蔑板,原料就是图片上这些“压缩棉花”.                                


 

  将“压缩棉花”放入这台输花机,在机械里过一遍之后,出来的就是一张大约5厘米高,比一支手臂更短宽度的疏松的棉被,机械上放的棍子的作用就是把棉被卷起来.

  接下来就是把棉被均匀地铺在弹棉花的类似于大长方形的桌子上.

         有一把专门的弹棉花的弓,根据个人的习惯可长可短,通过用榔头敲击弓上的弦,来沾取棉花,把棉花拼成方形,我们所听到的弹棉花的标志性声响就是由它们发出来的。弹棉花时用槌敲击弓上的弦,来沾取棉花,把棉花拼成方形,弹棉花是个费力的活,敲弓的时候要花大力气.

         弹过之后,按照棉被的尺寸把多余的棉花扯掉. 
        用竹蔑把棉被上松的棉花粘在上面,才便于之后的工序“上线”. 
         弹棉花不仅是一个费力活,也是个精细活.而“上线”则是细致的工作,要两个人一起才能完成. 
        “上线”之后,就需要把挂在墙上的网子铺在棉被上,一条棉被就初具雏形了。
         之后就是用“磨盘”来磨棉被了,这样会使棉被更加柔软,更加暖和. 

         紧接着,把棉被翻一面,又重复以上的工序.

        棉花弹好后,再经过多次的压,最后一床暖暖的棉被就‘诞生’了,一般一斤棉花要用锤多次敲打才行。从弹、拼,到拉线、磨平,看着简单,做起来却也挺费时间,即使有很熟练的手艺,一个匠人一天也只能弹上一、两张。”
        “檀木榔头,杉木梢;金鸡叫,雪花飘”这是弹棉花工匠们对自己的手艺的一种诠释,也是人们对他们的劳动最为形象的比喻.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家里盖的,已不仅仅是传统的棉絮棉胎,取而代之的是品种繁多、色彩斑斓的各种各样腈纶被、九孔被。手工弹棉花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我们已无法考证。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当今的城市里早已看不到弹花郎身背弹弓,走街串巷的身影。就是在乡野,这种手艺也被时代进步无情地挤出了历史的舞台。
    上世纪末,手工弹棉花这门老手艺已经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昔日弹棉花师傅腰挎大弓、手执木槌的景象不见了。弹棉花的声音成为历史的袅袅余音。但是,那些倾听过手工弹花声响的老者,每个人的脑海里都有着这样或那样清晰的记忆。
1650    |    0    |    0



总数:0 当前在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