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English
纳顿系列——纳顿的故乡
2007-10-29
组别:离校

 

        青海省民和县土族聚居的五大堡三川地区,四面环山,像一个聚宝盆,位于黄河的北岸,是黄河拐弯的地方。当秋叶泛黄的时候,辛勤劳作了一年的四万多土族群众便跳起来了,他们扛着各色彩旗,敲锣打鼓,高呼“大好!”组成了一支由上百人组成的大型集体舞,其场面蔚为壮观。尽情的敲,尽情地跳!这是大地的节日,这是欢腾的"纳顿"。如果你想感受土族纳顿欢乐的气氛,那就到我的家乡三川,我一定用大蒸饼招待大家。

        中川乡---位于县境南端,南以黄河与甘肃省为界,距县府驻地87千米。人口1.7万,以土族为主,占总人口的74%。面积67.6平方千米。辖朱家岭、虎狼城、河东、河西、红崖、光明、前进、清一、清二、向阳、农场、金田、草滩、美一14个村委会。民和建县前为碾伯县辖中川堡,建县后设中川乡。1949年沿旧制仍设中川乡,1956年成立中川土族乡。1958年并入黄河公社,1961年分设中川公社,1984年复设中川乡。 

       满坪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府驻地60千米。人口1.5万,以汉族为主,回族占总人口的43%,土族占2%。面积55.3平方千米。辖朵尔堡、陈家、河口、集场、满坪、清泉、大庄、山庄、沙拉坡、东湾、大淮、浪塘、新建、阳龙坪、傲沟15个村委会。1949年沿旧制设太和乡,1950年改称满坪乡,1958年成立满坪公社,1984年复设满坪乡。 
       甘沟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府驻地70千米。人口1.3万,以汉族为主,还有回、土、藏族,其中回族占总人口的35.8%,土族占19.4%,藏族占10.6%。面积55.8平方千米。辖光明、李家、韩家嘴、峡门、互助、解放、团结、民族、静宁、东山、咱干、前进、盖子滩13个村委会。民和建县前为碾伯县辖静宁堡,1931年设静宁乡,1956年改甘沟乡,1958年并入满坪公社,1961年分设甘沟公社,1984年复设甘沟乡。 

       杏儿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府驻地110千米。人口0.4万,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68%。面积65.4平方千米。辖大庄、胜利、日扎、峨哇、乱石头、卡洒哇、协拉7个村委会。民和建县后设杏儿乡。解放初为兴文乡,1954年改称杏儿乡,1956年成立杏儿藏族乡,1958年并入公社,1961年分设杏儿公社,1984年复设杏儿藏族乡。 

        前河乡---位于县境中南部,距县府驻地64千米。人口1.2万,有土、回、汉、藏等民族,土族占总人口的35.8%,回族占34.5%。面积79.7平方千米。辖丰一、丰二、卧田、芒拉、田家、台其、牟家寺、上湾、下湾、甘家川、前河、张家寺12个村委会。民和建县前为碾伯县辖德化堡,建县后设德化乡,1956年改为前河乡,1958年并入满坪公社,1961年分设前河公社,1984年复设前河乡。 

        官亭镇---位于县境南部,黄河北岸,南以黄河与甘肃省为界,距县府驻地90千米。人口1.5万,以土族为主,占总人口的89.1%。面积67.1平方千米。辖东村、中村、西村、喇家、鲍家、赵木川、先锋、吾石、别洛、河沿、光辉、前进、寨子13个村委会。民和建县前属碾伯县辖官亭堡,建县后设官亭乡,解放初设官亭镇,1956年成立官亭土族乡,1958年与中川乡、杏儿乡合并成立黄河公社,1962年分设官亭公社,1984年复设官亭镇。 
1834    |    0    |    0



总数:0 当前在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