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五代时的后蜀皇帝孟昶是第一个写春联的人,他在一年除夕写了一副"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的桃符,以后民间就有了贴春联的习俗。春联用红纸书写,象征日子过得红火。每到腊月年根,总看到人们一手提着年货,一手拿着对联,腋下夹着一挂或几挂鞭炮,在大街上匆匆走过,物质和精神就这样统一在一块了,那情景,活脱就是一幅农民题材的年画。
以前人们写春联,先要买红纸,按照所需对联的条数裁好,然后拿到"写家"那里去写,对联的内容是自己所喜欢的,卧房墙壁上要写"神清气爽",大门外电线杆子上贴"出门见喜"或"迎喜接福",马圈、牛圈门通常写"槽头兴旺"。那时人也没有现在这样忙,都围着"写家"看他写对联,品评着他的字体,揣摩着对联内容的含义,还不时发生争论。物质虽不富裕,但人们的心里却是快活的,年的到来使他们精神振奋,虔诚以待。
春联是年味的象征,同时也是人们心灵的一扇窗口,寄托着人们的情感和向往,投射着社会人生的内容。我有一个习惯,就是每年大年三十黄昏时候到大街上去看每人家贴的对联,欣赏"写家"们的手笔,这些对联的字体各有千秋,有老到熟练的,有方正规矩的,有潇洒飘逸的,也有粗拙生硬的。对联的内容也非常丰富,但丰富中包含着统一,就是表达对新年的祝福与期盼。记得有一年我们隔壁贴在大门上的对联是"冬去矣天开生人路,春来也地得放花时"。隔壁家庭困难,这一年他们的儿子师范毕业当了老师,原来他们以此来表达内心的喜悦和自豪,他们在庄员邻里中间争了气。我深感庆幸,因为我能够在吃到年夜饭的同时又尝到了一道书法大餐。看着这些对联,解读着乡民们的心灵,窥见了他们的内心,原来他们抒发的是自己的一份感情,这是人们的一次集体抒情,亦或是一次约定俗成的合唱,这一天,大街上翰墨飘香、人文汇萃,红红的春联把年味烘托得非常浓烈。
但最近几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春联也成了商品经济的一部分,每到年根,大街上就有一家家卖对联的小摊贩,对联是批发来的印刷品,自然,一副对联卖一两元钱。更有金融单位、电信部门,别出心裁,顾客在腊月存钱、存话费的时候,便有一副印好的对联相送。村子里再也看不到人们拿着裁好的红纸排队写对联的场面了,"写家"们也渐渐老去或过世,年轻的写手凤毛麟角,手机、麻将、汽车占据了人们的思想,竟不知道"搦管"为何事。"写家"后继乏人,人们也觉得无关紧要,反正他们不愁没有对联,大街上有的是已经印刷好的对联,随便买一副拿回去贴在门框上,就像买几斤葱或几包烟一样。今年我上街去看对联,更是大失所望,十之八九的人家贴的都是印刷好的对联,闻不到墨香,看不到个性,也没有了以前的对联所表现的那样丰富的人生内容了。
父亲不喜欢印刷的对联,所以多少年来,我们家的对联一直都是手写的,当再也请不到"写家"的时候,我就忝居其位,学着写起了对联,每年我回老家过年的时候,父亲早已裁好了红纸等着我,这时候,我的几个叔叔也会陆续地拿来裁好的红纸。我想父亲不买印刷品而坚持让我写,不只是为了省下几元钱,而是觉得手写的对联更有年的味道,红纸黑墨,透着纸香墨香,把小院装扮得庄重而又热烈。父亲不会写字,识字也不多,但他能看出字的好坏,识别对联内容的优劣。在我写对联的过程中,他会对我的字提出评价意见,并能指出我在选用对联上的好坏。父亲之所以会这样,我想是因为这个地方所特有的文化底蕴在老一辈人的身上还有一点存留。
在现代人眼里,一些古老的生活信念正在消失,代之而起的是现代的生活方式,但在这些正在消失的事物当中包含着人类生活最重要的因子--文化。在物欲泛滥的今天,文化的缺失会使我们丢掉最珍贵的东西,使我们变成没有灵魂的空壳。我很希望在过年的时候再能看到人们围着"写家"看他书写对联的情景,因为我们活在这个世上,不仅需要一块赖以生存的地方,更需要一块精神的栖息地,然而我发觉,这的确很难看到了。
535 |
0 |
0
总数:0 当前在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