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搭头”和“传喜讯”的过程中会手队员不断地转换阵法,一会是排成龙形的"一字长蛇阵"、一会是两行并行的"二龙戏珠阵",变换成四行的"四门斗敌阵.让人"眼花缭乱、摸不清头绪,而且在转变阵法的过程中锣鼓齐响。也许这是在展现土族先人古战场上英勇杀敌,保家卫国的场面。
土族老艺人鄂吉英介绍:这些阵法是土族先辈们在在战争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并通过舞蹈的形式加以展现,这样做一方面是因为土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宝贵的经验需要通过舞蹈来传承,另一方面告诉后人不要忘记过去,战争依然威胁着人类的安全。
转换阵法之后,有一个特殊的表演-——打杠子。老艺人张克勤(民和中川乡蒋马家一社,现年78岁)和鄂永台(民和县中川乡美一社,现年80岁)专门介绍了打杠子: 打杠子的基本动作有四,一是头道、二是夹道、三是撒道、四是扔道。
杠子来源于在古战场上士兵使用的最普遍的武器是杠子,而士兵平时操练和战时使用的打法也是这些基本动作。打杠子的表演者是走在会手队伍最前面的手拿钢刀的武将。
1483 |
0 |
0
总数:0 当前在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