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English
巍然屹立的烽火墩
2006-12-30
组别:离校
作品内容: 烽火墩,又名烟火墩、烟火台,高约5米,呈圆锥形,底面直径约15米,黄土筑成。散布在腾格里沙漠边上,从兰州横穿群山,途经乌鞘岭、土门一直传到塞北。一座座雄伟的烽火墩,遥相互应,屹立在黄土高原的山顶上。它历尽历史的沧桑,风雨的侵蚀,如今,它已失去了报警的作用,但往日的风采依旧。现在,大多数烽火墩已在人们的眼皮下消失,一些幸存者也被人们遗忘。现在,在古浪大横山的一个叫桦儿岭的峰顶上,被遗留下的两座烽火墩相依为命,孤零零地站在高高的山顶上。天晴时,北面大漠边上的古长城和烽火墩若隐若现,南边乌鞘岭顶的烽火墩再也找不到了。 听村中高龄老人讲,烽火墩始建于商朝纣王时期。当时,纣王为了防御北方的少数民族,派人驻守在今甘肃和内蒙古南边,并建起烽火墩,在遥相互应的两座山顶上筑起烽火墩。墩于墩之间的距离不等,有几十米、几百米的。派来驻守的守兵在墩的向阳处挖一个洞,晚上,就住在洞内,白天出去捡些狼粪和干柴禾,回来后垒在平台上。他们以烟火燃起为敌兵进犯的信号,传递情报。每当敌人进军时,守兵就立即将柴草燃烧起来,白天使浓烟直上青天,夜晚使火光冲天,在很远的地方都能看见。驻守在塞北的守兵将此信号向南传递,直到今天的兰州,官兵就会前来迎击敌兵。凡是驻扎在国都周围的诸侯、将领们,若是望见烽火台上的烟火,就知道有敌人来侵犯国都了,会立即带领人马赶来保卫。若是望见烽火不来保卫的,纣王就会兴师问罪。所以"烽火"这种警报信号是国家军事上一种很严肃、很重要的设施。传说,纣王因在一座庙里提诗,说他很欣赏女娲娘娘的美姿。惹得女娲娘娘生气了,派狐狸精附在正要去见纣王的苏妲己身上,让她勾引纣王,陷害忠良,闹翻他的江山,以报复这个昏君。有一回,妲已又出一招,建议纣王试一试新建的烽火墩,招呼各大诸侯灵不灵,纣王先前不许,但妲己不依,百般缠绕。纣王经不住自己心爱的妲己,于是命人点燃烽火。一试果然灵验。各大诸侯匆匆带兵赶来。纣王向大家说清原因,各大诸侯便回去了。 过了几天,妲己又说想试一试烽火灵不灵,还说上次是各大诸侯以为是纣王要庆贺烽火墩的建成,所以来了。这次可说不一定,纣王经她这么一说,也就信以为真。各大诸侯又一次受骗了。过了几日,敌兵真的前来侵犯,纣王的烽火墩再也不管用了。妲己达到了女娲娘娘的目的,便逃之夭夭了。有的书上说"烽火戏诸侯"是这样的。周幽王有个妃子叫褒姒,平日不爱笑,幽王为了博得褒姒一笑,就下令所有的烽火台都同时点燃。于是,诸侯、将领们都纷纷率领军急忙跑来,到了都城一看,既不见有敌人侵犯,也不见打仗。但是一个个都跑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褒姒看见后,果然大笑起来。幽王也非常得意。诸侯、将领们见幽王骗他们跑来,是为了博取爱妃一笑,虽然有气,因是第一次,也只好忍住。但幽王一而再、再而三的下令乱点烽火,诸侯、将领们再也不上当了。当敌人进犯、幽王命人再次点燃烽火时,诸侯、将领们以为是幽王又在逗褒姒取笑,都没有来。都城便被攻破了。 据有关书籍记载,宋朝年间,仁宗皇帝为平定北方作乱的西夏,派杨家将一行人马前来阻击、消灭敌兵。当时,西夏驻守在今古浪,杨家将一时难以攻下这俗称"金关银锁"的关口,便驻扎在大横山旁边山川里的一个烽火墩的周围,寻找机会攻占这个险要的关口。后来,当地人便将此处命名为左扎墩、右扎墩。现在,听说那里还出土过一些古代的刀枪、马鞍等,可能就是那时的杨家将遗留下来的。据说,以前的黄土高原天气特别寒冷,尤其在山高谷深的地方,一年四季被冻的冰不会融化。在古浪县境内的一条山谷中,冰雪常年不融化,形成一条"冰沟"。恰巧在修筑烽火墩时,这里必须修筑一个烽火墩。在这个"冰沟"中,修起一个高大的烽火墩,人们非常惊奇,便将此处命名为"冰沟墩"。现在的冰沟墩,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是有点儿“徒有虚名”了。
作品内容: 几千年的风吹雨打,生机勃勃的烽火墩已变成一个丘陵似的小山。由此可见,烽火墩在历史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几千年人类的践踏,使朝气蓬勃的烽火墩变得破败不堪。随着时光的流失,烽火墩也失全了它的作用,现在,它只是一个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见证。社会的进步,科技的新起,人们的社会交往更为平凡。小轿车遍布世界的各个角落,一拨就通的电话机使你随心所欲,等等,一切的一切,为人类提供了极大的帮助。"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预言早已成为现实。高效率的信息技术使这个庞大的地球空间成为"地球村"。世界各地等你去看,等你去玩,更是等你们去开发。如今,监视边疆的不再是烽火墩,而是现代科技的智慧结晶--卫星、雷达;对付敌人的不再是冷兵器而是现代化的战斗武器--导弹、飞机、坦克。谁也想不到今天的人类社会有如此文明。即使在祖国的边防,人们过的也是安宁的生活,幸福美满。站在这里,看世界,游世界,无所不成功,不神奇。我们为拥有这美好的生活而自豪。这就是几千年社会变化的结果,因此,时间就是真理!!!啊,烽火墩!如今您仍旧在守望着祖国的边疆,不论在何时、何地,您的心总是澎湃着中华的血液。在我心中,您永远是那样庄严、雄伟,那样具有凝聚力,您可以跟长城媲美,更可以同秦兵马俑媲美,您具有更悠久的历史,更动人的故事。是您,用黄土筑成了我们炎黄子孙的躯体,令我自豪,令我伤悲,您不仅是我们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沧桑历史的见证之一。
1076    |    0    |    0



总数:0 当前在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