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语文老师真幸福
2002年秋,是个令人高兴的季节。我回到了自己的母校--长宁镇中心学校,有幸成为母校的一名教师,和自己的老师一起踏上了难忘的初中语文教学之路。我能和自己的老师并肩站在一起,周围又有那么多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和我同行,我既感到是一种荣幸,又对自己知识的浅薄,肩头工作责任的重大,而惶恐不安。看看和自己个头差不多高、活泼灵性的中学生,想想自己的使命,我有些胆怯。要想在初中教好书可真难呀!但面对这么多的困难,我没有退缩,我选择了勇敢面对。我告诉自己,要想得到同行的认可,学生的喜爱,就必须在充实自我,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前提下创出自己的教学特色。既然选择了初中语文,一定要努力做好,不让学生和同行们失望。
初出茅庐,教学上有许多疑难问题有待解决。我就买了大量参考书,拼命的翻阅这些资料。有时翻书找不到答案,就向同事请教,如果答案不如人意,我就打电话让我的同学帮我在网上或别处寻找答案(那时,我们这儿还没有配备电脑)。当时我只想着,只要能解决了我的疑难,学到了知识,怎么样都行。同时我又对自己定下了规定:进课堂前,不能无教案上课。一定要做到:1、自读课文,解决课文中的难字词。 2、查阅资料,根据学生实际详备教案。3、在书上再备份简案。3、抓住重、难点,突破理清课堂思路。4、上课尽量不看教案,要随堂灵机来授课。一定在每节课要做到胸有成竹。随着平时工作时间的推移,我虽然有些累,但我的充实感和幸福感在我身上不断的体现出来。记得那是我来中学后的第二学期,学校安排了我的观摩课。当时我很紧张,幸好在老教师马德老师、谢启福老师、赵振全老师的热心指导下,我选定了情感味较浓、不大好上的《安塞腰鼓》一文,并且选择了在简易多媒体教室来上。(当时多媒体教室只有一台电视机,一台VCD和一台投影仪)为了上好这节课,我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研究教材,查阅资料,编写教案,做好准备后,鼓起勇气认真将这节课授完。在评课时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听取了同事们的点评。大家都以肯定的语气对我的课给予好评,同时委婉指出了我的不足,我的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了下来。在大家的好心鼓励下,我对语文教学更加充满了信心,我也更坚定了做一名优秀语文教师的追求。也是从那时起,我就要求自己把每一节课当成公开课去准备,去讲。既使没有人听课,我也认真准备,因为那是我自己的课堂,也是我的阵地,也是我和我的学生共同成长的地方。
三年语文教下来,我深感自己因为知识太少,造成教学的艰难。要教好学生,首先得提高自己,于是我又读了三年的本科函授,继续多买些参考书,订阅一些有关语文教学的报刊杂志,认真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有了一些理论知识,我又结合自己容易和学生走的近的特长,努力探索自己课堂教学模式,并努力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去不断完善,力求课堂教学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我特别强调"情味",注重调动学生的情绪,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记得上《黄河颂》那篇课文,我充满激情的配乐朗读,再加上多媒体展示黄河--母亲 雄浑壮阔的画面和电影《黄河绝恋》的片断,学生学习课文的激情一下子就崩发了。陈生花同学那充满激情的朗诵,赵红年同学那入情入理的概述,让所有人陶醉。虽说这次没有人听课,一节课上课内容也没有完成,但我好高兴。我感觉到"情"就是理解美文的基础,就是我们师生心灵的桥梁。正是在这种情感教育下,我自己的情感教学模式慢慢趋于完善,学生和我的情感也越来越浓。每当我烦恼时,望一望办公桌上那个学生亲手制作送给我的简易不倒翁,上面所写的"送你一颗草,永远没烦恼","送你一朵花,永远笑哈哈","送你一颗心,健康就开心。"想一想上批学生毕业时调皮男生们的留言:"老师,老师,我爱你,就象老鼠爱大米。"这每一句是对我的宽慰,也是对我的鼓励。每一句中都蕴含着浓浓的师生情,让我感受着春风般的抚慰和动力。
然而,随着我对教学的不断研究和深入,我对自己努力形成的课堂教学模式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和体会。在教学中我们需要模式但不能过于模式化,任何模式一旦形成文字来推广,它就已经是过去时了,在具体的实践中我们应该发展和完善它。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反思,勇敢挑战自我,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永远充满活力。所以在不断充实自己的同时,我开始崇尚先贤们倡导的"遇物则诲,相机而教"的语文教学观。无论平时上课还是公开课,我从不刻意作秀。我始终认为,真正的教学应该是不拘一格的,是随机的,是灵动的,自由的。课堂是"交流思想,碰撞智慧,接触心灵,师生共创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想想那是何等惬意的课堂。我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在我的课堂学生听的最多的是"好","很好","不错","观点独特","大胆点儿","能说说你的理由吗?","只要答出来,就行","你的智慧,她的智慧合起来就是一个正确的答案",等等一些启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或激励学生信心的话语。在我的课堂学生可以直抒己见,可以互相争辩,可以大胆向课本,向老师质疑。所以学生基本都喜欢上我的语文课,我的课堂成了学生的快乐老家。
现在,由于新课改大教育思想的不断发展,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渗透。我意识到要让自己真正体会到教学的乐趣,要让更多的学生感受到语文的美丽,就要进行大胆的创新,这就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的责任。这期间我认真学习了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其中"生命课堂"的教育理念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教育的神圣就在于它和生命一样不可以重来,语文活动是一种师生共同的生命活动,语文教学是对人生和人性的关照,生活有多丰富语文就有多丰富。慢慢在新教育理念指导下,我开始大胆在自己的语文教学中注重语文阅读式教学模式的尝试,力求以新颖而丰富的课堂来构筑阅读教学的新策略,培养我们师生的创新能力,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我设计的语文阅读教学新课型基本思路如下:1、初读课文,感知内容。2、品读课文,理解课文。3、精读课文,品味优美语言。4、研读课文,合作探究。人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书义是阅读者多读、精思出来的,而不是"讲"出来的。对学生来讲必须在阅读实践中去历练--读,只有读,才能够读出韵味,读出问题,只有读才能把文章与读者个体相融合,把文章的神韵与读者心神维系在一起,达到人文和一的境界。所以在这四步中,我重点指导学生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运用圈点勾画批注的读书方法进行品读和精读。允许学生结合自身情感和体验对文章进行鉴别、欣赏,它包括对作品的鉴别、评注、认识、理解、欣赏、扬弃等心理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人的阅读能力可以从鉴赏水平加以判断,从而达到对文章的感悟。感悟就是对文章的理解,是实现学生主体化的过程,是培养语感、净化心灵的过程。因而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主要着眼于突出学生阅读行为的自主性,积极鼓励学生有自己的阅读体会、阅读情感。由于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我更新了自己的教育理念,规范了自己的教学行为,也解决了教学实际中的一些困惑问题,慢慢提高教学效果。值得庆幸的是,在我进行这些尝试时,我经常会得到同年级马德老师的实践指导,青年教师温生玺老师的理论点拨,还有我们组长邢文林老师,马辉老师等好多老师在各个方面的帮助,正因为有了他们不倦的教诲,精心的指导,才有了我善于思考,勤于实践的精神,才造就了我张扬的个性,激情的课堂。记得去年学校的公开课,我就采用新模式选择了比较枯燥的议论文《应有格致知的精神》一课来上。上完后,针对课堂出现的问题,几位老师给了我改进的方法,我就大胆的把全年级的这课的授课内容基本一个人包揽,课后我又激动的写了好多的课后感。其实,平时由于我的精心准备,上完课自我感觉良好,我就喊"马老师,这课我是这么上的,感觉良好,你们班你别上,我再来试试如何?"马老师总会很高兴的答应,而且常会在课后针对学生反映的情况,告诉我改进的方法。时常还记得我去初一教室上文言文咬文嚼字的情景;又还会记起给初二学生上《春酒》时大家抢着说过年的热闹场面;还有和同年级温老师互换的课堂。正是这些大胆的尝试,多次的虚心请教,我慢慢学得了一些语文教学的方法,也让自己的教学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也真正体会到教学的快乐和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幸福。
潮起潮落,花开花谢,岁月如歌。这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使我对我们教师的职业形象和职业责任感有了更新一层的认识:我们教育者的幸福就在于永远能和学生一起成长,现代教师的生命"蜡烛"在照亮别人的同时,也照亮了自己。教师在发展学生的同时,也要自我发展并实现自我的完善,寻找一种生命的意义,追求的乐趣。这种意义,这种乐趣,就是伴随着人文精神的幸福体验。只有把教学研究当做幸福的生活体验,才能"乐些不疲"地做好教学工作。
法国画家更高说过"我相信,一旦尝到伟大艺术的精髓以后,再也无法抽身,必将永远为它牺牲,为它工作,永不弃绝。"我对我的教学也是这样,这些年来,无论生活给予我怎样的不公与委屈,只要一走进课堂,一接触到语文优美的文字,看看那些明亮的眼睛,一切都释然了。感谢语文,给予我无限的精神财富,让我有了幸福的体验,使我的人生丰富多彩。
545 |
0 |
0
总数:0 当前在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