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营乡总面积142平方公里。有13个行政村村101个村民小组,共4653户,全乡总人数 2.063万人。人口密度约为141人/平方公里,是榆中县人口资源大乡之一。耕地8万亩,其中有效水浇地8千余亩,曾有榆中“粮仓之称”。土壤类型主要以灰褐土和亚高山草甸土为主,多产红土。矿产品种较多,但含量极少,主要以白云岩、石灰岩、砂金为主。宋代就有人在新营黄坪、八门寺一带以淘金为生,并制成各种饰品销售。
新营农业发端于夏、商以前,到春秋战国时期,本乡处于游牧区与农耕区边缘地带。秦始皇三十六年(前211),“移民实边”,开始由中原移民带来先进的农耕技术,本乡大部分地区开始由游牧区向农业区转变。历年来种植以小麦、洋芋、蚕豆、青稞、燕麦、大麦为主。尤其蚕豆,粒大质良,销往国际市场。90年代蒜苗在省内外享有盛誉,是榆中的特产。
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新营的农作物种植逐步由单一作物种植向多元化商品经济发展。现农作物方面以小麦、马铃薯、豆类、地膜玉米为主。
2002年高原夏菜在新营得到了广泛的推广。由于新营处于南山二阴地区,昼夜温差大,蔬菜生长期长,品质好,储存好,广泛畅销于我国南方,并经广州、深圳等地加工后出口香港、新加坡等地。植物资源1000余种,其中蕨菜向日本出口。树种资源有云杉、松、柏、山杨、桦,还有野酸刺、黄三刺、沙棘(又称黑刺)等灌丛。药材资源丰富,野生药材非常多,尤其是马党参(马衔山野党参)质量极佳,称医药界特冠。同时还有野生贝母、小叶枇杷、秦艽、柴胡、赤芍、羌活、阴风、黄芩、黄芪等。
改革开放使广大农民有了充分的经营权和自主权,农资观念有了明显的变化。近年来新型农机具推广使用,农资资源优势更显突出。全乡有农用三马子三千余辆,小型微耕机500余台,使农业稳步进入了产业化、集约化的生产经营轨道。
369 |
0 |
0
总数:0 当前在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