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是走出来的
郭有芳
2011 年12月24-25日,校领导派我和其他两位教师到兰州参加"全国一线特级教师甘肃省中小学作文教学教法指导经验交流会",会上有幸观瞻了郑学志和梅洪建两位特级教师的作文指导和评改过程。尤其是郑学志老师的课,让人如沐春风,如浴阳光 ,尽情享受了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
郑老师指导作文的侧重点是"细致地描绘自己的感觉",一上课,老师用游戏的方式将学生带进课堂之中,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思想:"有幸来到兰州,有这么多老师陪大家一起上课,同学们高兴吗?"
"高兴!"
游戏在进行,老师的作文指导也在进行:"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这些老师的到来。"
啪--啪--啪
"掌声不够热烈。"
更起劲地啪--啪--啪
"再热烈些,我喊一、二、三,大家再使劲。"
......
老师激情四射,学生活力无限,写作的材料已经酝酿而成。老师适时提问:"手上有什么感觉?"
"痛、麻!"
师提高要求:"能不能将你的感觉比喻着说。"
......
随着时间的延续,老师将细致地描绘自己感觉的五个步骤逐步展示给学生:
(一)细心体会,词语定位
定感觉,并把它写在自己的草稿纸上。
学生体会感受,大脑搜寻恰当的词语,鼓掌的感受除了痛、麻之外还有 。
(二)比喻修饰,形象描绘
学生写出的句子有:象千万根针一样的痛。
像灼热的花椒在手上乱跳一样。
(三)巧用动词,区分种类
"刚才鼓掌的动作过程用那些词来描写?"
"击打"、" 舒展"、"消失",学生各抒己见。
(四)记录次序,有条不紊
用动词准确地描绘出感觉产生、传播、迁移和蔓延的过程。
(五)再用比喻,提升品位
用比喻的方法将动作过程记录下来。
学生写的句子有:开始,掌声如排山倒海而来。
掌声结束,战场上一片宁静。
等指导完现场学生,老师又拿出自己班学生的作文和大家一起欣赏、评论,不愧是大家,带出的学生也非同一般,写出的文字字珍句珠,这里摘两句和大家一起分享:"痛和麻有动感,象一群精灵唱着歌,在我的手掌里旋转。""掌声停下来,掌心一阵凉意,像焦渴的土地下了一场及时雨,像一团火逐渐熄灭,跳着舞的精灵退场了。"
在学生掌握了"细致地描绘自己的感觉"的方法后,老师让大家闭上眼,欣赏音乐,在优美的旋律中,老师又尽情地朗读美文,营造浸润心灵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回忆往事,找出感觉,老师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的感觉:要么写一种简单的感觉,酸、甜、苦、辣;要么写一种复杂的、有故事的感觉:开心、忧伤、委屈、惊讶;也可以谢你生命中的感动。
整个教学过程既紧凑又快乐,教师教的挥洒自如,如行云流水,学生学得专心积极又轻松愉快。如此精彩纷呈又美轮美奂的教学过程其实也是老师走出来的,是他用心血用时间走出来的。
40分钟过去,学生作文交了上来,开始作文评点,郑老师的习作评改观是"教师改学生作文是徒劳无益的。"所以他的作文评改独辟蹊径。
第一步:大声朗读别人的作文。
1 、把精彩的话用波浪线划出来。
2、找出他写得最精彩的三个比喻句。
3、在精彩的地方写出自己的感受(三点以上)
第二步:給作文精彩者颁奖
1、朗读精彩作文。
2、说明三条认为精彩的理由。
3、综合评点,教师相机指导并予以奖励。
第三步:提出修改意见
老师提出修改要求:提出问题的同时把答案也带来,并要求用修改符号来修改,评语应该这样说:这里我怎么写,我如何设计等。
第四步:作文回归原作者,评出五位优秀评定者
老师的讲课结束,学生大多还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听课的教师们专注地欣赏精美的师生点评。老师宣布授课结束,但在场所有的人都觉得余音绕梁、回味无穷,久久不肯离去。
鲁迅曾说过:"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变便成了路。"而郑老师的这堂课,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作文教学也没有现成的路,只要执着地追求,用心地总结,勇敢地去闯,终会蹚出一条新路来。
郑老师用心走出了属于他的作文教学的成功之路,这也启发我思考:如何让我们的作文教学也有一抹亮色?郑老师的教法犹如黑暗中的明灯,指引给我方向。我觉得应向学生传递如下信息:
1、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就是作文。
2、作文不一定非得要写多长,只要是自己的真实的感受,长短皆宜。随时记录灵感,有激情马上成文。
3 、每篇作文最少写出一句精彩的话,这句话写情,以情动人;写趣,以趣增色;写理,以慧启人;创新,无理而妙。
4、提倡先读后写,让学生从模仿中开始学习作文。"让语文染绿生活,让经典浸润人生。"
作文评改时推行班级作文互评,告诉学生基本的修改方法--注意书面整洁,标点不出错;提倡朗读,用朗读发现问题;学会欣赏,鼓励寻找优点;不准批评,提倡帮助修改--告诉学生,提出问题的同时把答案也带回来!在互评的基础上,提倡依据同学评语二次作文。
我相信,路是人走出来的,选中一个方向,执着地走下去,就会走出一条路。我们的作文只要引导恰当,激发出学生兴趣,也一定一路芳香。
369 |
0 |
0
总数:0 当前在第1页